2月12日,南下資金淨買入港股75.12億港元。
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59.19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15.92億港元。
淨買入阿里巴巴-W 30.43億、美團-W 13.83億、中芯國際8.34億、工商銀行6.87億、比亞迪電子5.38億、中國移動4.35億、吉利汽車4.22億、華虹半導體1.64億;
淨賣出騰訊控股11.48億、小米集團-W 9.59億。
據統計,南下資金連續2日大幅淨賣出騰訊,共計36.08億港元。
阿里巴巴:據The Information週二報道,蘋果和阿里巴巴將爲中國iPhone用戶開發AI功能。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阿里作爲中國最大電商平臺,其海量消費數據可助力蘋果打造個性化生成式AI功能。雙方潛在合作可能從阿里起步,後續或擴展至其他中國雲服務商,這將成爲蘋果在全球最大互聯網市場深化AI佈局的重要戰略。
美團:消息面上,美團否認制定年度四大目標計劃。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有美團內部員工消息指出,今年美團年初定的大OP(目標計劃)就是四個All in,分別是海外市場、下沉市場、無人機、AI。其中AI作爲當下最熱門的企業通用能力,更是被集團的兩個CEO王興和王莆中雙雙看重。針對以上信息,美團官方闢謠稱:經覈實,文中內容例如“四個 All in”等並無任何實質性證據,信息不實。
中芯國際: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中芯國際2025年第一季收入指引按季升6%至8%,超出市場預期,毛利率介乎19%至21%,與市場預期的18.4%相符,相信是在中國消費補貼加上先進製程生產的高價晶圓下,受更佳產品組合推動。公司預期全年收入增長將快於同業平均水平。該行維持對中芯“減持”評級,目標價20.3港元,認爲其先進製程的增長強勁,但仍然憂慮成熟製程業務在今年的競爭加劇。
工商銀行:瑞銀髮表研究報告指,如不確定性持續內銀表現仍可能優於市場。看好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及中信銀行,預期可提供可觀股息回報率、合理估值及穩健財務表現,亦看好招行,料在「牛市」有更大上行空間。瑞銀稱,地區銀行中偏好重農行(03618.HK),因預測今年股息率達6.9%,估值不高以及基本面潛在改善。最新目標價及投資評級見另表。
比亞迪電子: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比亞迪推出自研“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官宣全系搭載,普及程度超出預期。據王傳福,比亞迪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實現了全程高速0接管,城區穩如老司機,智駕實力穩居行業第一梯隊,且自研璇璣架構全面接入DeepSeek,賦能車端AI和雲端AI雙循環,大幅提升比亞迪汽車智能化水平。
吉利汽車:消息面上,繼吉利星睿大模型與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之後,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近日在內部會議上又宣佈將於今年3月初對外發布重磅AI智能化戰略,吉利將成爲智能汽車AI科技的引領者,爲用戶帶來顛覆性的智能化體驗。在2025CES展期間,吉利發佈了行業首個“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今年,吉利將全面擁抱AI,致力成爲智能汽車AI科技的普及者。
騰訊控股:大華繼顯發佈研究報告稱,維持內地互聯網股權重。該行認爲,阿里雲成爲主要受惠者,增長前景具韌性,亦將阿里雲智能集團2026財年企業價值倍數由3倍上調至4倍,因爲預計在其新推出的Qwen2.5-Max模型支持。騰訊雲亦已準備好推出面向消費者的AI應用程式,預期人工智能運算將成爲騰訊商業服務及雲端收入增長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