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機構:受益經濟復甦,2023年港股業績有望強勁反彈

uSMART盈立智投 04-19 09:34

港股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報披露已基本結束,經調整,我們統計了恆生綜指中492家上市公司的財報。2022年的海外風險事件和國內疫情導致恆生綜指2022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8%,但營收仍上升5.1%。

受國際宏觀環境影響,能源、材料、工業等傳統經濟板塊延續2021年的增長勢頭,在2022年業績表現亮眼,盈利增速分別達55.9%/20.7%/17.2%;醫療保健、房地產及可選消費板塊2022年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醫療保健與房地產企業盈利分別下降23%/48%,而可選消費板塊整體陷入虧損。

受疫情與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部分板塊業績顯著低於預期,如房地產、製藥與生物科技、消費者服務、多元金融等。但隨着穩經濟的政策逐步出臺以及經濟基本面的不斷修復,我們預計恆生綜指2023年淨利潤與營業收入增速分別達20.7%與8.2%。

從2023年業績預測修正維度來看,年初至今,製藥與生物科技以及房地產板塊盈利預測大幅上調,而銀行、零售業、汽車與零部件、半導體與生產設備等全年盈利增速預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修。從近一個月年報季的時間段來看,港股2023全年業績預測的上修主要主要受居民出行及消費復甦利好的相關行業推動。

海外風險事件和國內疫情導致恆生綜指2022年淨利潤下降1.8%。

截至4月10日,恆生綜指中有492只成分股已披露2022年財報,整體淨利潤和營收同比增速爲-1.8%/5.1%。

回顧2022年,俄烏衝突等海外風險事件進一步加深供應鏈矛盾,同時海外防疫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也推升需求回暖,我國能源、材料、工業等傳統週期行業延續2021年的增長勢頭,在2022年業績表現亮眼,盈利增速分別達55.9%/20.7%/17.2%,營收增速分別爲23.0%/10.1%/1.0%。

成長板塊方面,僅信息技術企業業績錄得正增長,盈利增速達6.5%,營收增速達4.1%。

醫療保健與房地產板塊2022年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分別下降22.6%/48.0%,可選消費板塊更是陷入虧損。醫療保健的二級板塊分化明顯,主要爲製藥板塊拖累整體表現;可選消費主要受內地疫情影響,居民消費及出行普遍下降,導致板塊業績受挫。房地產行業業績也大幅下滑,主要受內地房地產行業低迷的持續影響,同時在“房住不炒”政策大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電信服務與日常消費等防禦性板塊企業則取得業績增長,分別實現3.1%/1.6%的盈利增速,營收增速錄得9.2%/8.2%的穩定增長。

疫情與地緣政治衝突的大背景下,部分成長與順週期板塊盈利高增。

2022年在疫情蔓延背景下,居民對醫藥零售及線上服務的需求不減,加之部分醫療產品處於成長期且剛需屬性較強,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在疫情影響下仍保持高增長,板塊淨利潤增速達131.1%。

半導體與生產設備延續疫情爆發後的供需嚴重失衡,盈利保持增長態勢,達75.6%。

零售業整體23.9%的淨利潤增速主要由互聯網零售板塊支撐,除了監管常態化對業績的積極影響,疫情防控下互聯網零售企業提供的線上物資派送服務也帶動業績增長。

在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下,全球能源供需失衡加劇,推升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價格大幅上漲,相關行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必選消費板塊中食品飲料與菸草二級板塊的防禦屬性使其在經濟環境不確定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行下仍具有韌性,錄得8.2%的盈利增長。

金融板塊中的銀行板塊則在“穩增長”與“寬信用”的背景下盈利增長9.0%。消費者服務、房地產、多元金融、製藥與生物科技、保險等板塊則是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較大的二級行業板塊。

受疫情與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部分板塊業績顯著低於預期。

可比口徑下,恆生綜指中共有456支個股在2022年年報(或同等日曆年財報)披露前有彭博一致預期。相較於預期,整體盈利額較預期低7.4%。

其中,公司數量上,超預期佔比最高的二級行業爲零售業、軟件與服務以及製藥和生物科技行業,而能源、運輸、公用事業等行業盈利低於預期的企業佔比最高。另一方面,零售、半導體與生產設備、銀行等行業盈利超預期幅度最高,其中零售業中的互聯網企業監管常態化以及疫情中配送服務的擴張導致超預期,而半導體產業則主要爲新能源硅料及移動設備模塊企業超預期所導致。而房地產、製藥與生物科技、消費者服務、以及多元金融在疫情影響以及資本市場波動下淨利潤低於預期的幅度最大。

受益經濟復甦板塊2023年業績預測普遍獲上修。

可比口徑下,中信證券預測恆生綜指2023年淨利潤與營業收入增速分別將達20.7%與8.2%,與年初對比分別調整7.2/-0.2個百分點,不過主要推升盈利增速預期上調的原因爲2022年整體盈利低於預期。製藥與生物科技以及房地產板塊盈利增速預測較年初大幅上調,而銀行、零售業、汽車與零部件、半導體與生產設備等全年盈利增速預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修。從近一個月年報季來看,主要受益於居民出行及消費復甦行業的2023年業績預期有不同程度的上調。國內經濟逐漸恢復正常,穩經濟促發展成爲各地方政府今年工作的主線,消費行業有望受益;房地產風險邊際放緩,利好政策持續的出臺將助力行業逐步好轉;基建項目持續落地,也有望推升相關週期產業穩復甦。

風險因素:1)國內經濟復甦低於預期;2)海外央行超預期收緊貨幣政策;3)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4)海外金融體系風險蔓延;5)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或滯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