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港股齊挫!恆生科指跌逾3%,科技股持續萎靡,新東方在線股價拉爆,逆市飆漲超82%!

格隆匯 06-13 10:35

週一,港股再度迎來大跌。截止發稿,恆生科技指數跌3.31%報4666點,恆生指數跌2.77%報21201點,國企指數跌2.7%報7404點。

科技股繼上週的回調之後,延續萎靡態勢。嗶哩嗶哩、百度跌超7%,阿里跌超5%,攜程、騰訊、網易跌超4%,小米、京東、美團、快手等集體跟跌。

除了科技股下跌之外,盤面上,物管股持續大跌,旅遊及觀光、博彩、餐飲等概念集體下挫。

不過,雖然港股齊挫,但教育股表現還是尤為亮眼,其中新東方在線暴漲超82%,新東方-S漲超17%。近日,新東方旗下“東方甄選”直播間(運營主體為新東方在線)在極短的時間裏製造了刷屏效應。其憑藉另闢蹊徑的“雙語帶貨”,3天時間,粉絲增加157萬,銷售額增加1777萬元。俞敏洪稱,這是新東方老師們非常關鍵的轉型。他表示:

“這次東方甄選受到大家部分肯定,只是一個開端,是無意中把以往的英語教學和賣東西結合起來,讓大家學到一點,未來大家有時間去全世界旅遊時,有可能脱口而出。這是一個無意的過程。感謝網友的寬容與支持。其實比起直播間邊帶貨邊講英語歷史地理常識,更重要的是,東方甄選提供的每樣東西都是貨真價實、好品質的、給大家未來帶來美好的東西。”

對於新東方的帶貨爆火出圈,有網友感慨道:

“這是全網最有文化輸出及輸入的直播間”、“老師好像轉行了,又好像沒轉”、“新東方變了,又好像沒變”、“老俞又一次帶領新東方在絕望中找到希望”……

影響因素有哪些?


上週,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CPI同比上漲8.6%,創1981年12月以來新高,並高於上月及預期的8.3%增幅;CPI環比增長1%,顯著高於預期的0.7%和上月的0.3%。

CPI再度爆表,交易員們預計美聯儲將更激進地加息。在通脹數據發佈後,美聯儲掉期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在6月、7月和9月的會議上均加息50個基點,但7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已達到50%。

本週,美聯儲將於6月14-15日舉行FOMC利率決議會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將於6月22-23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此前鮑威爾在5月的會議上反對加息75個基點,但他強調政策需要靈活,面對高企的通脹數據,他可能在6月的國會聽證會上受到嚴厲質疑。

美國總統拜登對於爆表的CPI數據表示:

我們將設法壓低通脹,將想盡一切辦法來壓低美國物價。美國通脹回落速度不如我們要求的那麼明顯,但至關重要的核心通脹指標正在回調。正與石油產業努力在美國增產石油,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不應當獲得過度的利潤。

另一方面,此前的5月20日,恆指公司公佈2022年第一季度季檢結果,東方海外國際、中升集團、中芯國際、中國宏橋獲納入恆生指數,瑞聲科技被剔除,成份股數目將由66只增加至69只。並於今日(2022年6月13日)起生效。

另外,將蔚來集團納入恆生科技指數,剔除ASM太平洋,成份股數目維持30只。

中信建投此前指出,本輪互聯網監管自2020年11月開始醖釀,21年3月-7月進入集中監管,期間數個政策與處罰併發。21年8月以來風險已有緩釋跡象,4月29日與5月17日會議進一步緩釋政策風險。互聯網板塊監管迎拐點,政策對互聯網平台股價影響將顯著減弱,常規監管成為新常態。後流量紅利期與監管週期,互聯網平台自身盈利能力與規模效應,將成下一階段的股價核心影響因子。

還困境反轉嗎?

中金表示,儘管上週避險情緒籠罩全球股市且美股繼續動盪,但是海外中資股市場仍然表現出少有的韌性。利好政策持續疊加經濟數據改善推動海外中資股市場上週持續走強,尤其是恆生科技指數在監管環境邊際改善的推動下大漲9.75%。5月中旬以來,海外中資股市場持續反彈,MSCI中國指數累計漲幅超過17%,這其中科技成長股在監管環境邊際改善的預期下大幅領漲。往前看,監管立場邊際放鬆以及仍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將繼續為市場提供支撐。除了政策因素外,經濟數據也在上個月疫情防控措施緩解後回暖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在修復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提示投資者關注潛在因獲利回吐、外部市場波動以及市場預期差(增長和企業盈利的實際修復情況)等因素帶來可能波動。往前看,投資者關注的核心矛盾可能會轉向政策舉措是否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在市場反彈的初始階段,估值和情緒往往率先修復,而宏觀環境和盈利的築底反彈則是市場持續上漲的關鍵因素。

綜合來看,雖然外圍市場政策緊縮和經濟衰退的憂慮引發的市場動盪可能仍將是導致海外中資股市場波動的主要來源,但是預計港股市場仍有望展現相當的韌性,主要是得益於更多利好政策、較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等因素的支持。換言之,雖然波動可能出現,但也會提供更好的介入機會。

平安證券指出,自5月初至今,港股迎來連續反彈,特別是此前處於底部的恆生科技互聯網板塊迎來了集體大幅反彈行情,與美股等全球股市的顯著下行形成鮮明對比,引發了市場的關注。在顯著反彈之後,港股在面臨海外流動性趨緊、全球經濟出現趨弱等多重不利因素下,繼續大幅上行的難度有所加大,但較低的估值也決定了港股的下行空間非常有限。

其認為,隨着“政策底”到來後的預期發酵,港股互聯網的“困境反轉”邏輯將更加關注民生與就業強相關的外賣、電商等領域。展望來看,港股的強韌性還將繼續凸顯,但內部的分化也會加深。板塊方面,繼續推薦互聯網、消費、高端製造、公用事業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