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一千個元宇宙,一千個哈姆雷特

格隆匯 02-21 13:45

本文來自:華泰證券科技研究,作者:黃樂平等

元宇宙反映了人類生活的數字化大遷徙


隨着元宇宙的出世,社會各界對於元宇宙概念的關注度空前提升。雖然不同羣體對於元宇宙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我們認爲其中也存在相通之處-“元宇宙反映了人類生活的數字化大遷徙”。面對元宇宙帶來的全新機遇,互聯網,半導體,區塊鏈,智能硬件等領域科技巨頭爭相投入重要資源積極佈局;各國政府也紛紛表態,但東西方政府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認爲這些努力將逐步提升元宇宙的用戶體驗,促進平臺逐步融合並最終走向虛實共生的終極模式。參考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認爲元宇宙投資則會沿着信息基礎設施、交互終端、平臺及應用的順序發展。建議關注相關領域的的投資機會。


元宇宙是什麼?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元宇宙這個概念,不同身份的人士因其出發點不同,觀點各有千秋。1)科技巨頭將元宇宙視爲“互聯網的下一站”,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佈局內容(Meta),芯片(英偉達),AR/VR(蘋果),區塊鏈等相關業務,並通過收購等方式補充自己的短板(微軟收購暴雪)。2)政府一方面擔心元宇宙的去中心化治理機制衝擊現有治理體系,另一方面期待元宇宙成爲智能駕駛等之後新的數字經濟引擎,釋放政策利好來推動政企合作(主要是中日韓)。3)科幻小說家則更深入地探討了元宇宙與人類生存和文明演進的關係,部分人認爲擔心元宇宙或將成爲人類的精神鴉片,阻礙甚至覆滅人類文明。


元宇宙的發展路徑:技術演變和需求升級推動元宇​​宙走向虛實融合


技術的演進和人的需求升級兩者相輔相成,交替前行是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底層邏輯。需求方面,Z世代與日俱增的數字消費需求需要有新的產品形態進行承接,並提供更優質的線上體驗;供給方面,元宇宙底層技術發展日益成熟,政企合作提供元宇宙建設初級解決方案。其中,西方國家主要通過以英偉達和Meta爲代表的科技巨頭快速入局,在軟硬件和內容生態等元宇宙產業鏈環節加碼投資;而東亞三國則是通過出臺扶持政策推動政企合作,爲元宇宙生態體系建設提供堅實後盾。我們認爲這些努力或將促進元宇宙經過最初的多平臺階段,逐步實現平臺融合,並最終走向虛實共生的終極模式。


什麼會成爲元宇宙的現象級應用:把握大算力和沉浸感帶來的變革機遇


當下,各行業都在探索元宇宙可能帶來的變革。我們認爲,理解大算力和沉浸感可能帶來的變化,能夠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應用的投資機會。比如,遊戲作爲元宇宙重要入口之一,有望成爲承載元宇宙活動的基礎平臺;社交領域場景化趨勢或將在元宇宙中得以延續;電商也將全面實現沉浸式購物體驗,向虛實交互的模式邁進。同時,元宇宙的發展也將改變辦公、城市、工業等多個企業業務的形態,帶動社會生產力提升(溝通效率、管理效率以及研發效率的提升),進而改變產業鏈及價值分配模式。

風險提示:元宇宙技術開發進度不及預期;疫情升級致 3C 需求;不及預期創新品滲透率不及預期。


元宇宙起源:超越虛擬與現實的科幻暢想


“Metaverse”一詞由前綴“meta”(意爲超越)和詞根“verse”(由universe,即“宇宙”反演而來)組成,由科幻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首次提出,描述爲一個脫胎於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相互平行、相互影響,並且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在這個由計算機模擬的三維數字空間中,所有現實世界的人都擁有一個“網絡分身”(avatar),通過公共鏈接,人們可以以化身的形象進入其中,並在內工作、娛樂和生活。

在《雪崩》引發關注後,這一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網絡世界概念迅速在科幻藝術界走紅,並在隨後的科幻作品中得到進一步豐滿。1999年,電影《黑客帝國》描繪了一個“缸中之腦”式的虛擬世界,沉睡中的人類能夠通過腦電波進入到名爲矩陣的深度沉浸式系統;而2018年上映的《頭號玩家》則構建了一個更加具象化的虛擬世界“綠洲”,人們只需戴上VR設備,即可自由穿梭於現實世界和“綠洲”之間,並隨時隨地切換身份,在虛擬空間和時間節點構建出的“元宇宙”中體驗不同的人生。


元宇宙是什麼?一千個哈姆雷特


從無論是《雪崩》還是《黑客帝國》《頭號玩家》,抑或是其它相關的科幻作品,作者都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在虛擬世界的基礎設定上延展出了不同的元宇宙世界,實際上,即便跳脫出科幻的範圍,人們對於元宇宙的理解和看法也仍處於“盲人摸象”的探索階段,不同身份的人因其出發點和視角不同,觀點也各有千秋。或許正如北京大學陳寶權教授所言:“元宇宙就像社會,處於一個不斷演變的狀態之中,你可以說現在已經進入了元宇宙的原始社會發展階段,但無法說某樣東西就能代表元宇宙。”

科技大佬:跨越許多公司甚至整個科技行業的願景。元宇宙作爲下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的集大成者,其最終實現需要人機交互、區塊鏈、物聯網、網絡及運算、人工智能及電子遊戲等六大技術的交織發展和功能整合作爲底層支撐,爲有關科技公司帶來關於未來發展的廣闊想象空間,而Roblox的上市和股價高漲更是爲整個行業注入一針興奮劑。爲此,針對元宇宙及其發展,科技大佬普遍持樂觀積極態度,認爲其是“一個將所有人相互關聯起來的3D虛擬世界”(Roblox CEO David Baszucki)、“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參與式媒介”(Epic Game CEO Tim Sweeney),“跨越許多公司甚至整個科技行業的願景”(Meta CEO Mark Zuckerberg)。

投資人士: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機會。在衆多科技大佬積極擁抱元宇宙的同時,元宇宙也在大量專業投資者的心中站上高地,被視爲重要的投資機遇。風險投資家Matthew Ball在其元宇宙系列文章的首篇Framework for the Metaverse(2021.06.19)中寫到“元宇宙將徹底改變幾乎所有行業和功能,全新的行業、市場和資源將被創造出來,新類型的技能、職業和認證也將被創造出來,這些變化的綜合價值將達到數萬億。”而Ark Invest CEO Cathie Wood在接受 CNBC 採訪(2021.12.01)時也同樣表示“元宇宙將是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機會,將影響經濟的方方面面,並滲透到每個領域。”

專家學者:對多種新興技術的統攝性想象。相較於科技大佬和投資人士對元宇宙的熱情,專家學者對於元宇宙的態度則較爲中立,其大多從客觀角度出發解讀元宇宙的科技架構、系統構成和特徵屬性,並重點探討“元宇宙和現實世界的關係”、“元宇宙實現的技術路徑”、“元宇宙的演進過程和發展階段”等元宇宙相關問題。總的來看,多數專家學者認同元宇宙的發展是必然趨勢,但它“並非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單向發展,而是多種技術的組合”(北京大學,陳寶權教授,2021),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北京大學,陳剛教授,2021)、“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清華大學,瀋陽教授,2021)。此外,也有部分專家學者探討了元宇宙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社會問題。

政府機構:一個需要理性看待的真正的挑戰。當前,元宇宙的產業發展仍存在較大變數,其社會規則、管理制度及法律約束等治理體系也尚未形成,可能出現的資本操縱、經濟風險、倫理風險、隱私風險等問題對政府監管帶來較大壓力。然而,一旦元宇宙成爲未來數字生態的主流模式,可能會產生新的國際分工體系,缺乏相應籌碼和競爭力的國家將處於不利局面,並可能在這一新體系中被邊緣化。因此,相較於追求產業發展帶來的潛在商業利益,如何平衡“產業發展”與“安全”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在多國政府機構及的發聲中,理性、警惕等關鍵詞頻繁出現,俄羅斯總統普京則直言,元宇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這都反映出政府對元宇宙所秉持的相對謹慎和保守的態度。

科幻小說家:科幻敘事的未來抑或人類文明的覆滅。冷靜思考人類科技發展的當下和未來,並探討人類與技術的相互影響是科幻文學的要義之一,也是科幻作者解讀元宇宙的首要視點,從元宇宙與人類生存和文明演進的關係角度出發,有大量科幻作者展望了元宇宙與人類社會的未來景象。雖有人認爲虛擬與現實可以並行不悖,甚至科幻小說本身就可以認爲是一種元宇宙的低配版,但其中也不乏悲觀的聲音,“對科幻人來講,1992年《雪崩》中的創意,帶給他們萬千遐想”,是“從0到1的創新”(吳巖,中國作家網特邀訪談,2022),但一旦這種科幻創意走向現實,“人類文明會溺於歡愉,陷於停滯,無法進步,更無法升級”(蕭星寒,中國作家網特邀訪談,2022),同時,“當計算機算法統治了這個世界之後,可能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災難”(左文萍,中國作家網特邀訪談,2022)。


華泰觀點:元宇宙是人類生活的數字化大遷徙


橫看成嶺側成峯,不同人眼中不同的元宇宙。總結上述不同身份的人對元宇宙的解讀可以看到,科技大佬對元宇宙的理解更多從應用和產品形態的角度出發,結合本公司產品線及佈局業務描摹其理想的元宇宙模型,因其從事的業務不同,對元宇宙的關注點也各有側重。即使同樣做遊戲,傳統遊戲公司和遊戲平臺的重心也不盡相同,前者更關注可定製角色與場景的開放世界,後者則更關注UGC內容、Play-to-earn的遊玩模式及創作者經濟系統。與科技大佬及投資人士對元宇宙的樂觀態度和佈局熱情不同,專家學者以及政府官員對元宇宙的態度則更多偏向中立和保守,在元宇宙的產業機遇之外,重點關注其技術實現路徑、演進方式和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治理問題等。而科幻小說家則更深入地探討了元宇宙與人類生存和文明演進的關係,部分人認爲元宇宙的發展或將覆滅人類文明。

萬變不離其宗,不同人眼中相同的元宇宙。實際上,上述對元宇宙的各種解讀中也存在着諸多共通之處。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係上,多種觀點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元宇宙不等於虛擬世界,而是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互、融合與映射;在體驗方式上,元宇宙居民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元宇宙,並通過虛擬形象體驗元宇宙應用,獲得實時沉浸的參與感是不同人物對元宇宙提出的共同要求;在組成架構上,元宇宙作爲對現實世界的鏡像映射,需要通過信息基礎設施,構建與現實世界相當的內容生產系統和價值結算系統已基本成爲共識。

由此,通過總結這些共通之處,我們提出對元宇宙的定義:元宇宙是以價值結算系統、內容生產系統、信息基礎設施、互操作系統作爲底層建設構築的數字生活空間,其核心是通過應用和身份連結現實居民,並由社會激勵和治理規則維繫人際關係和系統運轉,反映了人類生活的數字化大遷徙。

底層架構:

1)價值結算系統:即元宇宙的經濟關係,包括產權和交易規則,在元宇宙中,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將在價值層面融爲一體。

2)內容生產系統:即元宇宙的生產資料,包括圖形引擎,遊戲引擎,虛幻引擎,UGC(將用戶從體驗者轉變爲內容的生產者),以及AIGC(人工智能生產內容)等。

3)信息基礎設施:包括計算、存儲、網絡帶寬等,元宇宙中的很大一部分信息基礎設施將是分佈式的。

4)互操作系統:互操作系統的目標是讓元宇宙的參與者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自由切換,價值在兩個世界之間自由流轉,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兩個世界之間的接口,比如AR、VR、MR等。人機交互體驗將接近真人水平;2)兩個世界之間的身份交互,比如DID;3)原子世界內可以有不同平臺,不同平臺之間在身份和價值上的互操作性。

內層核心

1)身份:元宇宙的每位居民需要有自己明確的ID,也即虛擬身份,其背後是元宇宙的各類參與者,包括內容創作者、用戶和技術開發者等,而身份網絡中蘊含的社會關係,在元宇宙中具有重要地位

2)應用:即元宇宙的入口和體驗場景,在元宇宙發展前期,應用將主要包括遊戲、社交和藝術品等。

3)激勵:元宇宙必須提供一套完備的激勵規則,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在元宇宙中生產、勞動、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

4)治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系列治理問題在元宇宙中也同樣會出現,因此,元宇宙也需要依靠法律體系等強制性力量以及倫理道德、社會價值觀等自制自律機制來約束居民和組織的行爲。


元宇宙歷史覆盤:《雪崩》推開想象的大門,Roblox點燃建設的熱情


在元宇宙的概念萌芽期(1970-2002),“智能眼鏡”、“化身”等元宇宙相關概念在科幻小說、遊戲等藝術作品中開始萌芽,1992年,小說《雪崩》正式提出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描述爲一個脫胎於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平行、相互影響,並且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

進入元宇宙的探索期(2002-2011),遊戲《Second Life》正式發佈,作爲早期最大的,具有豐富UGC內容、數字地產和活躍經濟生態的現象級3D虛擬世界,標誌着“元宇宙”概念開始以遊戲爲載體進入探索期,《Roblox》《我的世界》等被認爲元宇宙雛形的遊戲均在此階段上線。

隨着資本市場對元宇宙的關注度加大(2012-2016),騰訊、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開始以投資收購等方式佈局元宇宙。同時,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VR/AR等元宇宙關鍵交互硬件迎來第一波創業與投資熱潮。但受限於當時的軟硬件技術和生態環境,產業落地進展不及預期,相關投融資規模迅速收縮,行業進入退潮潛伏期(2017-2019)。

2020年後至今,以Oculus Quest2的全球熱賣和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爲關鍵催化劑,科技和資本圈對元宇宙相關概念的熱情空前高漲,國外英偉達、Epic Games、微軟,國內字節跳動、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佈局,元宇宙正式鍵入建設早期。


元宇宙發展邏輯:技術演進和人的需求升級交替前行


任何產業的良性發展都離不開供需兩側的支撐,需求是否真實、強烈且持續存在,供給端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否可靠和生態是否足夠繁榮,決定了行業是否可升級、新的生產生活和娛樂方式是否有持續圖突破的可能。在當前週期來看,技術的演進和人的需求升級交替前行,兩者相輔相成,互爲因果,是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底層邏輯。

需求端:Z世代與日俱增的數字消費需求需要有新的產品形態進行承接,並提供更優質的線上體驗。當前,娛樂和社交方式迎來新的突破點,陌生人、圈層化的社交和娛樂方式成爲風潮,大型開放世界和多人在線遊戲社區受衆廣泛,同時,代際更迭下,盲盒、劇本殺、Livehouse等新型商業模式的興起體現出Z世代重精神娛樂的消費特徵;疊加疫情催化下,線上辦公、學習和娛樂的習慣的快速養成,爲元宇宙發展打開“社交+遊戲+沉浸式內容”突破口。而硬件入口側,Meta的Oculus2 64GB最低299美元的定價方案獲得消費者認可,消費級VR/AR設備C端接受度高,硬件需求面的打開爲元宇宙發展創造可能性。

供給端:元宇宙底層技術發展日益成熟,政企合作提供元宇宙建設初級解決方案。一方面,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底層技術在經歷前期的發展和沉澱後已日益成熟,雲計算、5G、區塊鏈和VR/AR等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爲推動元宇宙建設做足底層基礎設施準備。另一方面,以Meta、谷歌、英偉達爲代表的西方科技巨頭快速入局,在軟硬件和內容生態等元宇宙產業鏈各環節加碼投資,紛紛推出雛形化產品承載消費者元宇宙初級需求;同時,東亞三國接連出臺多項元宇宙產業扶持政策,通過推動政企合作爲元宇宙生態體系建設提供堅實後盾和穩步支持。


元宇宙未來展望:虛實共生或是元宇宙的終極形態


第一階段爲元宇宙的多平臺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伴隨數字化、虛擬化、去中心化等技術的落地推進和深入應用,以“遊戲+社交+沉浸式內容”爲突破口,全球各大互聯網企業和一些元宇宙創新企業將發展出一系列泛娛樂化虛擬平臺,但不同平臺仍各自爲一個獨立的封閉系統,無法實現互操作性,並由此形成分散化、單行業、多中心的元宇宙生態。

總的來看,此階段在應用開發上,以具體熱門行業的應用功能實現爲主,並藉由通信和算力、交互、人工智能等底層支撐技術的升級而不斷深化虛擬體驗的沉浸感、真實感。在硬件支撐上,以消費級VR/AR設備的逐步鋪開爲發展主線,但仍舊離不開移動設備和PC電腦的支持,從而形成“移動設備爲主,PC電腦爲輔,XR設備逐漸成熟”的硬件生態。

第二階段爲元宇宙的平臺融合階段,分爲平臺爆炸期和平臺融合期:在這一階段前期,各種元宇宙信息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將帶來元宇宙跨行業應用的持續深化,並快速滲透生產製造、生活服務等能提高生產生活效率的領域,從而實現元宇宙平臺的大爆發。在這一階段後期,不同獨立行業的元宇宙將開始逐步打通數據與標準,出現跨平臺、跨行業的生態互通及融合,逐步由分散式、多中心的小生態融合形成聚合式、圍繞產業和個人雙中心的兩大元宇宙生態體系。直觀上表現爲平臺數量不斷減少,最終形成幾個大的元宇宙平臺。

總的來看,此階段在應用開發上,以生產生活主要行業的數字空間功能實現爲主,疊加統一的數據標準、支付與身份認證體系的建立,由此帶來線上線下邊界的逐漸消融,以及真正完善閉環的元宇宙經濟系統(包括消費環節和生產環節)的形成。在硬件支撐上,XR設備將完全鋪開併成爲主流,雲技術也將取得突破性進展併成爲交互輔助,而腦機接口技術則將進一步孕育發展。

第三階段爲元宇宙的虛實共生階段。此時,元宇宙將滲透入各行各業,達到千行百業數字化的全真互聯網的理想狀態;同時,各獨立元宇宙的融合程度還將持續增加,最終形成統一完整的標準協議,使各個子宇宙相互聚合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虛實相生的完美元宇宙終極形態終於到來。此時,腦機界面和神經元網絡控制或許將成爲人機交互的主流方式,人類甚至可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永生,獲得完全沉浸、真實的元宇宙感官體驗。


元宇宙中的投資機會


短期來看,雖然目前元宇宙剛起步,對元宇宙各類相關產業的建設與投資仍處於探索期,但元宇宙這一趨勢已不可逆且正在加速中;中長期來看,人類的娛樂、生活、工作將持續數字化並加速走向智能化,終極的元宇宙形態將最大限度地連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成爲未來人類數字化生活的主流方式。《元宇宙大投資》(焦娟、易歡歡、毛永豐著,中譯出版社出版,2022.01)認爲,元宇宙從探索走向爆發,再走向虛實融合的終極形態,這一進程將帶來全新機遇,從中衍生出豐富的投資機會。

當前,各類資本和科技公司紛紛涌入元宇宙賽道開荒墾地,但元宇宙建設絕非一日之功,不低估5-10年的機會,也不高估1-2年的演進變化是元宇宙投資應始終貫徹的態度。類比4G時代,我們認爲元宇宙產業鏈板塊的發展順序將會爲底層技術基建(軟硬件設備商:英偉達(NVDI US) ,高通(QCOM US),Epic(EPOR US),Unity(U US)),交互終端(VRAR設備生產商:蘋果(AAPL US),Meta(FB US)),元宇宙內容平臺(微軟(MSFT US),字節跳動(未上市),Meta,騰訊(700 HK)),以及元宇宙應用(微軟,騰訊,Meta等)。


元宇宙佈局:科技巨頭部署積極,政府機構態度迥異


2021年以來,社會各界力量對元宇宙概念的關注度空前提升。一方面,全球主要科技巨頭將元宇宙視爲全新增長點和下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競爭領域,爭相投入重要資源佈局相關產業,積極卡位元宇宙賽道。另一方面,多國政府也紛紛下場參與,積極釋放產業政策利好,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加速推進本國元宇宙市場建設,以期在元宇宙開發過程可能帶來的新型國際分工體系中佔據優勢地位。

站在當前週期來看,主要科技巨頭的切入口和戰略重心有所不同,圍繞元宇宙產業鏈各環節形成了相對各異的佈局版圖。英偉達以工業爲切入口推出3D實時協作平臺Omniverse,打造“工程師的元宇宙”;Meta從全球社交龍頭全面轉型元宇宙公司,在硬件、內容和底層技術上都已形成紮實的資源儲備和亮眼的產品發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圍繞旗下大型多人在線遊戲平臺打造簡化版元宇宙雛形;騰訊從社交側切入,以海量社交流量爲核心構築全真互聯網;字節跳動入股國內領先VR設備商Pico,並依託原本內容運營優勢,“硬件+內容”齊上陣。


英偉達:創建元宇宙數字化虛擬空間的技術平臺底座


英偉達於2019年正式推出Omniverse,其最初是一款基於GPU和皮克斯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USD)的實時圖形和仿真模擬平臺,主要由Nucleus、Connect、Kit、RTX Render、Simulation五大核心部件組成。Omniverse本質上是一個爲設計師、工程師等創造共享虛擬空間,以進行實時協作的雲技術平臺。Omniverse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夠運行具備真實物理屬性的虛擬世界,並與其他數字平臺相連接。通過Omniverse的應用,主要可以實現用戶和應用程序間的實時協作,提供實時性的光線追蹤效果以及實現模型的可拓展性。因此,英偉達也將Omniverse稱爲“元宇宙數字化虛擬空間的技術平臺底座”

在Omniverse的工作流程中,許多熱門DCC應用以及使用KIT爲Omniverse專門創建的新應用都能導出USD文件格式,並通過Omniverse Connector插件創建的門戶實現與Nucleus數據庫的連接。因此,Omniverse客戶端可以將用戶在應用端對數字資產(幾何圖形、燈光、材質、紋理,以及描述虛擬世界及其演變的其他數據)和虛擬世界的修改發佈到Nucleus數據庫,並實現這些修改在互聯的應用之間的實時傳輸。目前,Omniverse已應用於建築設計、傳媒娛樂、科學運動和仿真、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等領域。


Meta(Facebook):從全球社交巨頭全面轉型元宇宙公司


作爲全球社交巨頭的Facebook在2021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宣佈了新的公司名字“Meta”。公司計劃在五年後將從社交公司轉型成爲元宇宙公司,其目前所構建的用戶、創作者社羣,以及商業模式、VR平臺在未來將融合在一起,組合成一個更大規模的元宇宙。

全球VR的“潮流引領者”,積極完善VR生態

Meta對於AR/VR一直有長遠的目標,自從在2014年收購Oculus以來,該公司一直是行業內最受關注的“潮流引領者”。公司陸續推出了Oculus Rift DK2,Oculus Rift CV1,Oculus Go,Oculus Quest,Oculust Rift S等VR產品,但是並沒有在消費市場引起熱烈的反應。直到2020年,公司推出了Oculust Quest 2,其內容生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並且產品價格也更爲親民,成爲了VR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產品。同時,在Meta的大規模投入下,公司將Oculus在內的AR/VR團隊被重新命名爲Reality Lab, 建立了完善的VR一體機生態以及龐大的VR/AR員工隊伍(2021年佔全部員工比例近20%)。

升級VR設備,佈局AR設備。2021年10月,Meta公佈代號爲Cambria的高端VR頭顯項目,具備RGB透視功能,向影像MR方向更進一步,或可以與蘋果MR產品同臺競技。新頭顯配備的攝像頭可以將高清全綵影像直接傳輸到顯示屏上,功能較Quest更加完善。新品也將支持面部追蹤、眼球追蹤功能,更好的實現虛擬形象的表情傳遞,手勢追蹤、語音助理功能也將升級。同時,公司公佈了“Project Nazare”AR眼鏡計劃,並表示爲實現目標外形與AR功能,需將全息顯示器、投影儀、電池、收音機、定製硅芯片、相機、揚聲器、傳感器等集成到大約 5 毫米厚的眼鏡中,具體項目的落地仍需時日,但相關技術已有佈局。

元宇宙遊戲內容加速迭代,生態持續繁榮,《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等多款大作即將登陸Quest。目前行業中已出現大量優秀作品,內容快速迭代,生態維持繁榮:其中VR獨佔大逃殺遊戲《Population: one》2020年上線,目前已經成爲Quest平臺收入最高的遊戲之一;新遊發佈方面,Meta宣佈將與《亞利桑那的陽光》開發商Vertigo Games合作開發包括《Deep Silver》在內的5款VR遊戲,VR獨佔中世紀奇幻沙盒遊戲《Blade and Sorcery: Nomad》將於年底上線,同時繼《生化危機4》後,由Rockstar games打造的3A大作《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亦將登陸Quest 2平臺。

拓展健身、教育等場景,元宇宙應用覆蓋範圍持續延伸。應用方面,VR健身應用Supernatural推出拳擊功能;VR健身遊戲FitXR推出了新的健身工作室;由Rezzil開發的足球訓練應用Play 22目前正在被職業運動員使用,未來將推出有專人指導的重量訓練課程。同時Meta計劃於2022年推出Quest 2健身包,包括全新的防汗手柄與針對運動優化的面墊,提升用戶操作控制能力,使得運動健身更加舒適。

教育方面,公司表示元宇宙能夠重構學習體驗,用戶能夠近距離觀察不同星體,學習天體物理學;傳送到任何地方與任何時間點,瞭解歷史進程;提取用於學習的原理圖以學習新技術;對於醫學生來說,通過Osso VR應用可以親自上手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同時Meta宣佈撥款1.5億美元培訓下一代教學內容創作者,助力沉浸式內容創作。AR教育方面,爲幫助更多的創作者使用Spark AR,Meta將建立專業的課程和認證流程,使課程創作者更易變現,未來Spark AR課程將支持在Coursera與edX平臺播放,實現更遠的觸達。


Roblox:全球最大的UGC遊戲社區,是簡化版本的元宇宙雛形


三大核心構件形成Roblox產品生態閉環。Roblox的元宇宙佈局主要集中於內容與場景端,其旗下UGC遊戲社區“Roblox”擁有4000萬款遊戲,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多人在線遊戲創作與體驗平臺。Roblox由賦能編輯器和客戶端的雲服務器(Roblox Cloud)、面向開發者和創作者的編輯器(Roblox Studio)和麪向玩家的客戶端(Roblox Client)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能夠爲用戶提供豐富多元的遊戲開發、創作和遊玩體驗。

Roblox是最簡單的元宇宙模型。平臺中的所有遊戲、虛擬形象物品和遊玩場景均由用戶通過平臺提供的工具進行開發和創作,遊玩者可充值平臺內的虛擬貨幣Robux購買遊戲和道具,消費的Robux則按一定比例分成給開發者和創作者並可兌換爲現實世界法幣,以進一步激勵其持續創作和產出內容。此外,用戶在平臺內將擁有一個虛擬角色形象,該虛擬身份在不同遊戲中統一,可基於此進行社交併建立虛擬世界內的社交關係網絡。根據我們對元宇宙的“1個核心+6個構成+3個特徵”的定義,Roblox已經具備虛擬身份(核心);豐富的UGC內容、完善的經濟體系、社交關係(特徵)等元宇宙核心要素,並具有自由、開放的特徵,可以認爲是最簡單的元宇宙模型。


騰訊:掌握社交和遊戲兩大元宇宙最初體驗入口,內容場景側優勢明顯


以社交爲核心外延其他產品,“社交+內容+娛樂”優勢地位穩固。鏈接是騰訊元宇宙佈局的關鍵詞,作爲騰訊核心的用戶流量護城河,微信和QQ均已形成成熟的社交網絡互通生態,其旗下豐富的產品矩陣能夠實施鏈接海量用戶和各類企業,提供多種內容形態及生活服務,可以認爲已經初步具備元宇宙雛形。同時,以社交爲核心,依託社交產品的外溢優勢,騰訊不斷向外延伸內容產品佈局,在視頻、影視、文學、音樂等泛文娛領域均有深厚產品儲備,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社交+內容+娛樂”產業版圖。

全球最大遊戲公司,押注元宇宙遊戲領域各個賽道。1)遊戲產品上:騰訊本身具有強勁的遊戲研發和發行實力,頭部產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長週期運營表現亮眼,爲公司在大DAU的社交+競技品類提供深厚經驗積澱。同時,騰訊與Roblox合資成立羅布樂思並推出“羅布樂思”遊戲平臺,將藉助自身強大社交網絡,在UGC遊戲模式上佔據先發優勢。此外,騰訊還入股了Frontier Development、威魔紀元等VR遊戲公司,掌握了豐富的VR遊戲儲備。2)遊戲內容運營上,騰訊已圍繞遊戲打造了包括直播、電競在內的生態閉環,公司是虎牙直播和鬥魚的最大股東,旗下騰訊電競是中國用戶規模最大、賽事體系最完備的電競平臺之一。3)遊戲製作上:騰訊擁有能夠支持高品質內容的遊戲引擎,除自研遊戲引擎QuicksilverX外,還通過控股Epic Games掌握其旗下虛幻引擎開發平臺。4)雲遊戲上:騰訊已打造了包括START、騰訊即玩、騰訊雲遊戲在內的多個雲遊戲平臺,能夠爲用戶提供全鏈路雲遊戲平臺與生態。


字節跳動:入股Pico,“內容+硬件”齊上陣


內容側:豐富產品矩陣構築全球化流量優勢,爲創建元宇宙提供可能。字節跳動已建立起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Tiktok、飛書等核心產品在內的龐大產品矩陣,涵蓋C端新聞資訊、中短視頻、社交、電商、遊戲、生活服務;B端企業協作、智能投放等多個領域。根據字節跳動官網數據,其旗下全系列產品已覆蓋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月活用戶高達數十億,流量全球化優勢突出。

硬件及技術側:2021年8月,字節跳動以15億美元(約90億人民幣)入股國內領先的VR硬件廠商Pico。Pico旗下擁有G系列和Neo系列VR一體機,產品矩陣完善,並已囊括 349 項已授權專利和650+已受理專利,範圍涵蓋圖像、聲學、光學、硬件與結構設計、操作系統底層優化、空間定位與動作追蹤等VR核心技術領域。IDC數據顯示,2021Q2,Pico市場份額佔有率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此外,字節跳動還通過內生孵化和外延投資積極探索元宇宙發展底層技術儲備,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領域進行持續技術積累和創新。

“硬件+內容”齊上陣:字節跳動原生的互聯網基因和社交優勢與元宇宙十分契合,其龐大的內容運營體系也與元宇宙的內容生產較爲類似。在收購Pico後,字節跳動已打通設備-內容-平臺的生態閉環,內容運營和社交優勢與硬件和技術優勢相輔相成,軟硬件相互促進發展。


政府機構:東亞三國積極佈局,西方國家保持謹慎


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由於元宇宙的產業發展仍存在較大變數,同時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治理問題尚未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當前階段,在元宇宙產業發展帶來的潛在商業利益和其可能對本國國內政治及社會領域形成的安全風險之間,不同國家政府的傾向性有所不同,並由此形成了相對各異的產業政策。總體來看,中日韓三國政府態度相對積極,搶先推進元宇宙佈局;美歐及俄羅斯政府態度則相對謹慎,重點關注元宇宙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及巨頭壟斷問題。

美國:仍處於觀望狀態,重點關注元宇宙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目前,美國政府尚未提出明確的元宇宙建設綱要性文件和官方表態,其對元宇宙中潛在的數據安全隱患和隱私泄露風險的擔憂與警惕暫時佔據上風。不過, Meta等科技巨頭正積極規劃更“負責任”的元宇宙建設方式,並試圖協調各方爲元宇宙創建同一標準和協議,以加強政府對元宇宙的建設信心,從而爲自身塑造有利產業環境。但短期內,美國政府與業界之間的博弈難見分曉。

歐盟:對元宇宙可能持高度謹慎態度,或將通過加強立法的監管規範元宇宙產業發展。2020年12月以來,歐盟接連出臺《數字服務法案》《數字市場法案》《人工智能法案》等針對大型互聯網平臺和新型數字科技的監管規則,在反壟斷、用戶隱私及數據安全保護、用戶選擇權保護等問題上採取積極行動。這些立法預示着在元宇宙產業發展上,歐盟可能將採取同樣類似的高度謹慎態度,並通過強化監管和治理維護歐盟市場內部的競爭與活力。

俄羅斯:普京表態元宇宙對參與的各方都可能是真正的挑戰,預示着可能的謹慎態度。現階段俄羅斯政府並未有針對元宇宙建設的官方表態,但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席2021年“人工智能之旅”國際會議(AI Journey 2021)時表示,元宇宙涉及不只是確保個人在網絡空間的安全,還有個人在“元宇宙”的虛擬替身的安全,這對元宇宙產業鏈各方及經濟、法律等規則制定者都將是一個真正的挑戰。普京的發言或許意味着俄羅斯政府也將對元宇宙持有相對謹慎的態度。

韓國:積極探索元宇宙產業發展,以期在本國元宇宙產業中發揮主導作用。韓國政府對元宇宙反應迅速,不僅率先聯合本國機構和企業成立“元宇宙聯盟”,以通過政企合作的方式構建元宇宙生態體系;陸續出臺多項扶持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更帶頭實踐元宇宙平臺建設,計劃斥資39億韓元(約2100萬元人民幣)打造“元宇宙首爾”高性能平臺以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務。政府的積極探索爲韓國元宇宙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諸多利好,有望帶領韓國在未來元宇宙全球分工體系中佔據強勢地位。

日本:積極扶持元宇宙相關產業,建立新型國家優勢。2021年7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佈《關於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報告歸納總結了日本“虛擬空間”(即元宇宙)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並對政府應如何構建和制定元宇宙法律體系、行業標準、指導方針等做出建議。同時,日本已在虛擬貨幣領域成立業界團體,將通過業界團體和金融廳等行政機關的相互配合啓動市場構建。這些都體現出日本正在加速打造元宇宙生態體系,以期在全球元宇宙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理性看待元宇宙產業革命,不低估5-10年的機會,也不高估1-2年的演進變化。中國對於科技新事物歷來較爲寬容,目前,我國雖尚未有國家層級的元宇宙政策出臺,但已有多地地方政府加碼扶持元宇宙建設,在政府工作報告及產業戰略規劃中提及元宇宙概念。不過,也有大量官媒發聲,呼籲理性看待元宇宙產業機會,警惕元宇宙泡沫和炒作風險。由此來看,在把握元宇宙戰略先機的同時規避潛在的風險隱患,平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將成爲中國政府佈局元宇宙的主旋律。


元宇宙的發展引領B端變革


根據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發佈的《2020-2021元宇宙發展報告》(2021.09),內卷化的平臺形態是當前互聯網產業的主要瓶頸。互聯網產業在內容載體、傳播方式、交互方式、參與感和互動性等方面長期缺乏突破,呼喚元宇宙能夠帶領其打破桎梏,走出內卷。同時,工業生產對新模式的、資本對新出口的尋找、用戶對新體驗的期待,都亟待元宇宙來提供統攝性的解決方案。元宇宙作爲虛實融合的人類未來數字化生存空間,具備豐富的功能、海量的玩法和全新的交互模式,其發展將對對現有社會經濟體系的組織與運作模式帶來全方位變革,並深刻影響遊戲、社交、電商、移動辦公等細分領域。

遊戲:元宇宙的加入將在社交、內容、商業模式、用戶拓展等多個方面全方位改造遊戲行業模式。在遊戲設計方面,除了標準的單人或多人模式外,在元宇宙遊戲中,社交屬性的凸出將會創造遊戲之外的共享體驗;在遊戲內容方面,元宇宙遊戲通過社區創作的內容將進行有效拓展,遊戲社區可以藉助低代碼工具或在AI的輔助下實現UGC;在商業化方面,遊戲變現的途徑將不再侷限於玩家付費和廣告植入,元宇宙遊戲作爲虛擬和數字世界的載體,可以進行包括虛擬活動、NFT在內的多種商業模式。在用戶拓展和留存方面,元宇宙“遊戲即平臺”的發展方式有望藉助更多新型推廣模式拓展傳統廣告和線性娛樂方式難以觸達的用戶,並通過虛擬身份、數字資產和個性化內容強化玩家與遊戲的深度粘合,助力遊戲在用戶留存上實現突破。

社交:元宇宙推動陌生人社交風潮,爲社交提供場景化沉浸感和商業化價值。在元宇宙中,用戶的所有活動和體驗將圍繞虛擬身份展開,元宇宙對虛擬身份的強調使得陌生人社交成爲未來元宇宙世界中社交模式的主要組成部分。藉助3D、AR/VR等技術基礎,元宇宙將不同時空的陌生人鏈接至同一活動場景,並提供3D捏臉、羣聊派對房間等豐富多樣的社交玩法,將充分激活元宇宙社交場景價值,增強陌生人社交的場景化沉浸感。同時,未來元宇宙將會是創造價值、實現價值和分享價值的平臺,社交元宇宙作爲其中一部分也將催生出不同的商業模式,例如,用戶可以在社交空間中打造“創造者經濟”模式,而社交平臺也可創建自己的虛擬數字貨幣從而形成專屬的經濟體系。

電商:元宇宙賦能電商“人-貨-場”商業模式,實現電商行業虛實交融。在人的方面,虛擬人技術的發展助力將銷售員從真人網紅拓展至虛擬人,相較於真人,IP虛擬人物具有低成本、長期可控的特點,並可同時兼顧用戶互動、娛樂玩法、電商服務三重角色,在直播帶貨和品牌代言等方面有望實現更高效率;在貨的方面,隨着NFT概念的興起,元宇宙世界中電商平臺的“貨”不再只是實體商品,也將拓展至數字藏品等虛擬商品,商品概念的泛化將來帶新的市場增量;在場的方面,元宇宙電商可通過AR/VR/MR等新技術爲消費者提供視聽甚至觸覺等多感官交互的購物體驗,並將消費者引至虛擬商場、數字展館等新型購物場景,爲電商行業提供更廣泛的消費者觸達渠道,實現“在線即在場”的沉浸式購物體驗,促成高效交易。

辦公:元宇宙辦公應用或將大大釋放生產力,提升遠程協作辦公效率。根據IDC報告《從無界協同工作到未來企業》(2021.12),元宇宙的加入將在應用(工作增強層面)、人員和流程(工作文化層面)、數據文件(工作空間層面)等方面實現辦公模式的革命性升級,打造不受時間和物理空間限制、不受僱員身份和技能限制、不受工作工具和環境要求限制的無界協同工作模式。以英偉達的實時協作應用Omniverse爲例,其包括RTX系統、Nucleus、Connect和Kit等在內的核心構件可以在上述三個層面上系統地支持無界協同,帶來生產力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時,辦公元宇宙還可爲員工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協作體驗,如Facebook 虛擬會議應用 Horizon Work 不僅提供虛擬會議場景和人物形象,還支持用戶進行虛擬白板書寫、虛擬演示等活動,沉浸感遠高於Zoom等2D會議應用。

工業:元宇宙催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工業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業態,重塑包括產業鏈和價值鏈在內的整個工業體系。在工業元宇宙中,製造業企業可藉助AI、VR/AR、雲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充分利用各類數據,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對實體工業的仿真映射,進而通過模擬優化工業生產環節中的設備工藝和作業流程,實現降本增效。如寶馬集團基於Omniverse構建的端到端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可模擬其全球31家工廠的所有元素,對極其複雜的製造系統進行設計、規劃、工程、模擬和優化。寶馬董事會董事Milan Nedeljković表示:“由於能夠在一個完美的模擬環境中進行操作,寶馬的規劃流程將被徹底改變……使用Omniverse有望將寶馬的生產規劃效率提高30%。通過向產業生態內的合作夥伴提供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還可提高溝通效率、加速方案修改和確認過程,併爲產業價值鏈上的所有合作夥伴提供預判市場擾動、提高整體運營韌性的最佳手段,使製造商及其合作夥伴都可以從實時響應的工業元宇宙系統中獲益。

智慧城市:從數字化、智能化到數字孿生再到元宇宙,城市發展路徑逐漸清晰。過去二十年,從安防產業發起並以安防軟硬件的升級爲核心驅動力,我國城市建設已經經歷了由數字化向智能化的轉型,並已邁向數字孿生階段,而元宇宙將是城市系統未來發展的終極思維方式。數字孿生在城市領域的應用強調對實體空間的精確復現,可對城市的物理空間發揮模擬、預測等作用,在此基礎上,元宇宙還強調了多元主體的互動效果,在元宇宙思維下,市民可以通過多層次參與到城市的虛實互動、交互反饋,幫助實現系統的完善和自適應優化。元宇宙城市將具備度對海量數據的加工、理解和思考等能力,並可實現系統間的強效整合,推動城市生態系統由“能聽見、能看見、能感知”的感知智能階段向認知智過渡,並最終實現決策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