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成长的共振:政策、景气与新产业趋势

格隆汇 06-01 09:17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君策略方奕,作者:方奕、马浩然

【本报吿导读】:我们看好TMT成为重要主线,宏观环境整体有利,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迎来政策利好,叠加新一轮创新浪潮、自身基本面周期回升,三重利好共振。推荐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半导体、信创等国产替代领域,以及创新相关的AI、消费电子。

摘要

科技成长蓄势待发,有望成为重要主线。①2023年宏观政策克制、行业分化收敛,主线信号弱。传统重仓板块逻辑弱化,需从产业视角寻找新方向。②经济趋势向上但力度偏弱,无风险利率下行中一个重要的投资机会来自政策支持可持续和增长逻辑可持续的科技成长。③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明确,数字设备投资上行;宏观风险下降环境友好。④海外:新一轮创新周期(AI、MR、3nm芯片)启动,半导体库存优化,产业逻辑明确;强势美元回落利好长久期资产。

政策、创新加持,景气有望开启上行周期。①成为市场长期主线需要盈利上行周期叠加增量资金配合,典型如白酒和新能源行情。②此轮TMT,未来几年有望在政策和创新加持下,景气开启上行周期。政策: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十四五目标测算未来几年增速保持10%以上,支持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创新:覆盘看每一轮关键创新都会带动TMT业绩抬升,AI快速发展以及苹果MR设备推出成为此轮创新的代表。③交易层面,目前TMT估值和仓位仍有提升空间。

覆盘:TMT行情呈N型,后续跟踪业绩及新催化。①13-15年、19年两轮行情对应宏观经济偏弱,宏观流动性适中但微观资金充裕。②TMT行情呈N型:a.产业周期初步明确带来拔估值,景气将跟上;b.交易过热和估值偏高,超预期催化减弱,板块回调修整但幅度有限,行情分化;c.产业周期加速叠加政策/增量资金刺激,开启更大幅度上升。③目前处第二阶段休整期,上升势头暂缓,行情扩散分化。后续跟踪景气确认,及产业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新催化,第三阶段上升行情值得期待。

内: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产业是重中之重。①覆盘新能源,早期顶层设计出台开启股价上行,推广细则落地构成持续催化。②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已出台,近期高级别会议密集提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有望迎来密集政策催化。③数字产业政策方向将聚焦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日本“产官学”模式值得借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表明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已在加速。央国企是重要抓手,具有数据/技术优势的央国企迎来估值重塑。④国内数字化设备投资上行,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等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加速。

海外:AI+MR创新浪潮开启,半导体去库临近。①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明确,长期应用端降本、成长空间巨大。关注互联网平台布局;算力端AI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光通信等;应用端软件开发、机器人、游戏、数字媒体等。②消费电子:前期创新平淡,行业库存压力大。预计苹果推出MR设备及首款3nm芯片机型,或拉动行业需求爆发。③半导体:欧美经济好于预期,叠加创新周期,需求恢复可期,全球库存有望在下半年结束调整,行业景气迎来反转。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有效性下降;交易过度拥挤;技术研发可能失败。

01

现代化产业体系叠加创新浪潮,TMT主线行情蓄势待发


1.1. 科技成长蓄势待发,有望成为重要主线

宏观政策保持克制,行业间分化收敛,投资机会指示信号弱。从2023年两会5%目标以及政策跟踪来看,宏观政策力度可能较为有限。货币和财政将继续保持克制,货币方面,2022年以来M2增速虽持续提升,但中枢远低于2016年之前,央行OMO操作基本保持投放后快速回笼,保证流动性不过量;财政方面,2023年赤字率目标提高至3%,但与欧美相比更为克制。国内更加追求高质量的增长,淡化增速要求,因此从宏观角度给出的行业配置主线信息有限。中观层面,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年各行业盈利增速差距将有明显收窄,经济修复带动受损行业回升,高增长赛道在基数效应下增速自然回落,业绩对比给出的指引同样有限。此外,机构传统重仓板块长期逻辑出现弱化,就业和收入压力影响市场对消费的信心,新能源行业增速面临回落压力,且竞争格局走差。资金需要从产业视角寻找新的方向。

23年风格判断:科技成长做趋势。由于宏观经济趋势向上,但力度偏弱,我们认为重要的投资机会来自政策支持可持续和增长逻辑可持续的科技成长,特别重视TMT及医药成长逻辑的变化。海外方面,以AI、MR、3nm芯片为代表的新一轮软硬件创新周期启动,半导体库存周期也有望在下半年结束调整,产业逻辑明确;同时美联储加息周期步入尾声,强势美元回落利好TMT、创新药等利率敏感资产。国内方面,产业政策支持明确,“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下,数字化、智能化、自主可控相关政策迎来密集落地,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正在启动;宏观风险较去年大幅下降,货币政策虽然克制但相对友好,整体环境利好长久期资产。

1.2. 政策、创新加持,景气有望开启上行周期

政策支持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有望开启TMT景气上行周期,成为长期主线。成为市场长期主线需要盈利上行周期叠加增量资金配合,典型如白酒和新能源行情。2017-2020年白酒摆脱塑化剂事件影响后,ROE出现明显上行,同时北上资金开始加速流入A股,受外资青睐的消费板块持续迎来增量资金,白酒走出戴维斯双击行情。2020-2021年,新能源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募基金快速扩容,助推新能源成为绝对主线。对于TMT而言,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有望在政策和创新加持下,景气走出新一轮上行周期,成为行业配置新主线。政策方面,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其中数字产业是必要环节,数字经济迎来加速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10%,测算未来几年增速保持10%以上,相关支持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创新方面,覆盘来看每一轮关键创新都会带动TMT业绩增速的抬升,后续AI快速发展以及苹果MR设备推出有望成为此轮创新的代表。

1.3. 交易:估值、仓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交易层面,目前TMT估值和仓位处于历史中间水平,为资金持续加码提供空间。估值方面,2020年后TMT的静态市盈率持续下滑,2023年初以来明显反弹,截至05/08计算机、传媒PE-TTM分别处在2010年以来86%、69%分位,但较2015年峰值仍有较大差距,电子、通信分位较低处40%、8%。仓位方面,2015年后计算机、传媒下滑最为明显,2023Q1计算机、通信、传媒仓位有大幅提升,但较历史高位仍有较大加仓空间。回头看各行业的大行情往往有估值、仓位底部爬升的配合。


02

覆盘:TMT行情呈N型,后续跟踪业绩及新催化


2.1. 两轮TMT行情宏观背景为经济弱、流动性友好

两轮TMT行情对应宏观经济偏弱,宏观流动性适中但微观资金充裕。以中信TMT指数绝对和相对走势来看,TMT主线行情主要集中在13-15年、19年两轮,其中13-15年受益移动互联网发展,偏软件应用的传媒、计算机领升,19年受益国产替代和5G建设,电子、计算机领升。从当时宏观环境来看,两轮行情对应的经济下行压力均较大,13-15年处在四万亿影响全面退潮后的动能切换期,GDP增速及工增增速中枢均连续下滑;19年经济增速延续1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宏观流动性方面,整体平稳或回落,13-15H1期间M2同比整体下滑,14年底至15年进行多轮降准降息;19年M2同比保持稳定,但进行过3轮降准。微观流动性则非常充裕助推行情上升,其中13-15年受益两融、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扩容,19年受益市场回暖后两融、外资等多路资金的流入。我们认为目前宏观环境与上述情形类似,经济弱复苏,宏观流动性保持克制但相对友好,市场情绪回暖有望带动微观资金回流。

2.2. 行情呈N型,目前处第二阶段休整期,关注业绩/新催化

13-15年:前半程产业周期起步景气驱动,后半程政策及资金催化估值驱动。根据对股价和重要事件梳理,我们可以将此轮行情划分为四个阶段。

(1)13/01-13/10:产业周期启动。截至12年底,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50%,4G建设开始提速;13/01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13/02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趋势明确。这一阶段TMT业绩增速提升,估值快速拔高,享受戴维斯双击;基金仓位由3.6%提升至11.9%,板块成交占比由10%附近升至超过30%,但6月发生钱荒导致股价阶段性回调。

(2)13/10-14/07:宽幅震荡。在板块成交占比创新高超30%后,没有进一步的事件催化和业绩支持,TMT股价开启宽幅震荡走势。业绩增速见顶后回落,估值宽幅震荡。基金持仓短暂回落后继续加仓,产业趋势受到机构认可,板块成交占比同样宽幅震荡,但高度受到前高限制。

(3)14/08-14/12:股价反弹但跑输价值。2014年下半年国企改革概念火热,且四季度央行降息刺激金融股上升,价值板块表现更强,TMT股价虽有反弹但相对收益跑输。基金持仓出现分流回落,板块成交占比大幅下降。

(4)15/01-15/06:政策刺激叠加资金充裕助推行情爆发。13-14年互联网行业收并购火热,带动上市公司收并购的同时也带动二级市场估值抬升。2015年政府工作报吿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概念,进一步刺激板块炒作热情,叠加杠杆资金疯狂流入,最终导致市场极度过热并在流动性收紧后出现回调。这一阶段,板块盈利增速下行,但估值爆发式增长,基金持仓回补并创新高,板块成交占比回升但并未超过前高。

19年:前半程贸易摩擦影响估值修复,后半程5G周期叠加国产化替代拔估值。整体来看,2019年TMT行情景气支撑较弱,四大行业中仅电子的业绩增速提升,行情驱动主要来自估值的修复和抬升。根据股价和重要事件梳理,行情可大致分为三阶段。

(1)19/02-19/04:贸易摩擦缓和,估值迎来修复。2018年在贸易摩擦冲击以及商誉减值影响下,TMT股价大幅下跌,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2019年1月31日,特朗普会见刘鹤,中美贸易摩擦迎来边际缓和,市场情绪快速回升,TMT迎来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期间公募基金小幅加仓。

(2)19/04-19/08:科技制裁加码,行情出现分化。2019年5月中美贸易谈判破裂,美国首次制裁华为,导致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结束,板块整体回调。6-7月,工信部发放5G许可,以及5G手机陆续发布,国内5G产业周期逐步明确,特朗普允许美国公司恢复向华为供货,市场悲观情绪好转,消费电子、半导体率先上升,TMT行情迎来分化。公募基金仓位下降后再度回升,成交占比保持稳定。

(3)19/08-20/02:产业周期叠加政策支持,迎来拔估值行情。7月底科创板开市以及5G产业周期明确,刺激科技股投资热情抬升,8月12日至9月24日TMT指数升幅超过20%,成交额占比由30%快速升至45%。短期成交过热导致板块出现回调,但回撤幅度在10%以内,之后转为震荡。10月22日半导体大基金二期成立,再次催化股价上升,除电子业绩回升外,其余板块景气仍然疲弱,股价驱动主要来自拔估值。期间公募基金连续大幅加仓,板块成交占比突破前高。

目前处在第二阶段休整期,关注后续景气确认、产业创新及政策的持续催化。从前两轮行情覆盘来看,TMT主线行情大致呈现N型:第一阶段,主要是产业周期初步明确带来的拔估值行情,景气将很快跟上;第二阶段,交易过热和估值偏高问题随之而来,在超预期催化减弱的情况下,板块出现回调修整,但回撤幅度有限,前两轮行情中最大回撤幅度在20%-25%,有业绩和催化的细分领域仍然存在机会,行情会有分化;第三阶段,产业周期加速推进叠加政策/增量资金刺激,股价开启更大幅度上升。对应此轮行情,我们认为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休整期,前期交易过热后事件催化效应减弱,上升势头暂停,但行情在板块内扩散、分化。价值板块凭借中特估+高股息属性短期领升,造成阶段性风格切换。后续跟踪景气对产业周期的确认,以及产业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新催化,公募基金仓位仍有加仓空间,第三阶段行情值得期待。


03

国内: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产业是重中之重


3.1.  以电动车/光伏为例,产业早期政策是股价重要催化

电动车:产业早期顶层设计开启股价上行,推广细则构成持续催化。覆盘新能源汽车指数/万得全A的相对走势与重要产业政策,可以将股价表现划分为三个阶段,产业早期,“顶层设计”出台开启股价13-16年上行大趋势,之后相关政策细则不断推出,催化股价上升,政策比景气影响权重更大;第二阶段,市场更加趋于理性,低基数效应过后行业增速回落,景气未能及时跟上,虽然有“顶层设计”和细则的落地,但股价相对走势长期下行;第三阶段,补贴政策退坡,行业驱动力切换至市场化需求,景气比政策影响权重更大。这一走势与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一致,技术萌芽期股价在高期望下上升,之后进入泡沫破裂低谷期,然后依靠销量稳步爬升带动股价平稳上升。

光伏:强周期性压制股价持续性,但顶层设计出台往往带动股价阶段性上升。覆盘光伏板块股价相对走势与重要产业政策,由于行业较强的周期性导致2019年之前股价持续性较差,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新能源车那么显著。但我们发现,重要顶层设计的出台往往也会带动股价出现阶段性上升,典型如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年《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出台,产业政策将迎来密集落地。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吿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数字产业是关键;2023年4月21日深改委会议、4月28日政治局会议、5月5日中央财经委会议三大高级别会议密集提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望成为2023年重要的政策主线。具体到数字产业,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化建设提出远景目标、框架布局、具体要求,是比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站位更高、视野更长远的顶层设计。参考新能源车和光伏经验,顶层设计出台有望推动股价开启大级别上升行情,后续具体支持细则也将加快落地,市场迎来密集催化。

3.2. 数字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环节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二十大报吿明确将全面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现代化的内涵广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各领域。报吿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体现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2023年5月5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在全局角度给予了很高的定位。

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心在制造业和科技,数字产业是重要环节。二十大报吿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从涉及方向来看,制造和科技是两大重点。科技方面,报吿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方面,报吿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去一段时间深改委、政治局、财经委等高级别会议密集提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有望迎来政策持续出台。

3.3. 数字产业政策方向将聚焦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

科技“补短板”任重道远。2018年贸易摩擦爆发后,《科技日报》曾总结了35项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科技、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贸易摩擦至今已有5年,其中部分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化率快速提升,但多数领域国产化进展仍然艰难。以电子信息科技领域为例,国内中低端芯片发展快速,但在高端芯片、光刻机、核心工业软件等方面仍未摆脱困局。科技补短板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长期持续的投入。

借鉴日本经验:“产官学”合力突破美国技术封锁。市场对海外科技体制经验研究以美国最为充分,但我们认为从追赶者角度来看,日本经验更值得学习。上世纪60年代,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以及扶持日本,美国逐步将半导体产业链尾部环节转移到日本,推动日本电子工业快速发展。70年代,由于美国拒绝向日本提供IC集成电路,导致日本电子产品份额大降,这使得日本认识到掌握自研技术的重要性。之后在产官学(企业+政府+学界)模式下,日本半导体摆脱技术封锁,在80年代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当时日本通产省联合自身下属2家研究所,与日本电气、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电机五家企业组成VLSI组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成为破局主力。

“产官学”合作充分体现“政府协调、企业主唱、竞争激励”的原则。政府承担出资和组织职责,每年承担39%的研发费用,并且研发成果由参与企业免费共享,解决分散研发的成本问题。企业是整个研发计划的主力,20%的研究工作由联合实验室承担,负责通用突破性技术的联合攻关,80%研究工作由各企业研究室承担,负责应用技术研发,分工上则是各取所长。激励方面,80%资金由企业研究室使用,激活企业参与动力,并撬动企业资本加大投入。

“补短板”单纯靠补贴效果不好,联合攻关形成合力可能更佳。覆盘电动车和光伏产业链发展,政府补贴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但是对目前高科技补短板来说,我们认为由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大的产品差距,类似新能源补贴的需求端政策并非长久之计。根据wind统计数据计算,2018-2022H1 A股TMT板块中半导体、软件行业对政府补贴依赖严重,政府补贴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在30%附近,长期依赖补贴将阻碍其自身造血能力成长,补短板更需要从供给端、体制机制着手发力。考虑到科技攻关需要长期、大规模资金投入,单纯依靠企业分散研发同样不可取,类似日本“产官学”模式的联合攻关可能更有效。

国内加快推进新型举国体制建设,关注政府引领措施出台。目前国家已认识到政府统筹联合攻关的重要性,2022年9月中央深改委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2023年两会期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中央层面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层面重新组建科技部,在具体管理领域做减法,职能聚焦“为国家提供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这表明新型举国体制的建设开始提速,后续关注政府具体引领措施的出台。

3.4. 重视央国企引领作用,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加速

新型举国体制下,优质央国企迎来估值重塑。我们认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央国企将是施政的重要抓手,即规模体量较大的央国企将在产业链中承担链主角色,聚焦资源并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进而壮大整个产业。目前国资委98家央企名录中,信息技术领域央企共有8家,旗下上市公司众多,涉及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且多为细分领域龙头。我们建议关注央企后续在科技攻关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如运营商一类具有特殊优势(数据资源、技术等)的公司,股票估值有望迎来重塑。

中国新一轮数字化设备投资周期启动,半导体上游国产替代提速。我们在2022年12月20日发布报吿《中国朱格拉新周期:数字化、高端化》,看好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上行,且此轮周期将以数字化、高端化为主要特征。数字化领域,半导体上游设备是国产替代最迫切的领域之一,2022年美国芯片法案后对华限制加码,10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宣布出口管制新规,限制中国28nm以下先进制程发展,2023年初美国试图联合荷兰、日本全面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包括28nm以上成熟制程。面对恶化的外部环境,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逆行业趋势,在2022年三季报中将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从50亿美元上调至66亿美元,主要用于支付长交期设备的预付款,2023年资本开支计划则与22年持平在高位,或对国内设备厂商构成拉动。从A股财报数据看,2022Q2之后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公司的合同负债、应付账款明显增加,或表明订单增长,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行业信创接力党政信创,国产替代趋势明确。信创是又一个国产替代迫切的领域,产业链环节众多,经过长时间研发投入,多数领域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2018年以来政府提出“2+8”(党、政、8大行业)安全可控体系,大力推进从基础硬件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软件三个层级的国产化替代。目前信创替代正由党政领域向关键行业拓展,根据云头条公众号不完全统计,2023年初以来行业信创招标数量占比已接近50%,建议关注行业信创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更长期来看,由党政和关键行业开始的信创替代,在未来有望切入消费市场,打破海外生态体系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04

海外:AI+MR创新浪潮开启,半导体去库临近


4.1. AI:算力需求增长明确,长期应用空间巨大

AI迎来技术突破,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明确,长期应用端降本、成长空间巨大。AI模型大致可分为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决策式AI擅长基于历史预估当下,主要应用于风控、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生成式AI擅长基于历史进行创作创新,主要应用于AIGC等领域,ChatGPT即属于该方向。ChatGPT的快速进化引领AI技术实现突破,从Gartner2022年新兴技术成熟曲线来看,因果AI与生成式AI尚处技术萌芽期,未来空间巨大,Gartner更是将生成式AI列为最有前景的技术榜单之首。对投资而言,产业链基础层,模型生产与算力基础设施是核心,模型生产对数据、算法、算力均提出很高要求,科技巨头是研发主力,关注国内互联网平台企业相关布局算力端,AI模型训练以及终端应用都需要强大算力支持,基础设施需求明确,关注AI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光通信等领域。应用方面,AI技术可应用范围广,投资机会主要来自AI应用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机器人等),以及受益AI应用有较大降本增效空间的人才密集行业(游戏、数字媒体等)。

AI模型:关注大型互联网公司布局,政策环境转暖,研发投入中坚力量。AI大模型的研发对数据、算法、算力均提出很高要求,相关资源投入巨大,微软分别在2019、2021年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2023年1月又承诺未来几年数十亿美元投资计划,李彦宏在接受36氪采访时指出百度对大模型的投资可能达到十年上千亿元。极高的门槛意味着这一赛道是科技巨头的舞台,海外除微软外,谷歌、亚马逊同样加大投资布局,国内百度已发布文心一言,腾讯也有人机对话的专利,我们建议关注后续大型互联网公司在AI领域的相关布局,有望成为股价催化。此外,2022年以来国内针对互联网的反垄断监管吿一段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政策环境明显回暖,平台企业作为国内研发投入中坚力量,未来科技创新的突破值得期待。

算力建设:国内算力规模领先,关注高端产品突破及新技术应用。AI对算力的需求体现在模型训练和应用端,由于数据规模庞大,算力需求呈指数增长,根据OpenAI报吿,2012-18年其算力需求每3.5个月增长1倍,6年增长30万倍。根据中国信通院和华为GIV测算,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达到56ZFlops,平均年增速65%,其中智能算力52.5ZFlops,平均年增速超80%。AI发展对基础算力需求明确,一方面是整体算力规模的增长,一方面是运算效率和能耗成本改善。过去几年国内算力规模增速保持40%以上,整体算力水平处全球领跑位置,仅次于美国,但高端芯片等方面差距明显。未来AI发展将有效缓解数据中心供给过剩问题,并拉动新一轮算力建设,除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传统方向外,建议重点关注可大幅降本增效的AI芯片、光通信等高端产品及技术发展。

AI应用:打开服务提供商增长空间,利好人才密集行业降本增效。AI应用范围较广,既可使用AIGC创造内容产品,也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关键投资机会来自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收入的成长空间。底层大模型是巨头专属赛场,但应用层将成为众多科技企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的土壤。从现状来看,AI应用可能率先从科技行业内部展开,如游戏、影视公司利用AIGC提供互动式产品和服务等。此外,ChatGPT展现出的强大办公、编程能力,预示AI可能正在引领新一轮效率革命。A股中人力成本占比收入靠前的行业除线下服务外,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开发、IT服务),传媒(电视广播、游戏、数字媒体)等人才密集行业,应用AI降本增效空间大,将有效改善盈利水平。短期不考虑AI赋能,年初以来TMT行业招聘数下滑明显,人力成本上行压力可能在2023年缓解。

4.2. 消费电子:苹果MR及3nm芯片机型有望打破行业寂静

苹果MR设备及搭载3nm芯片机型有望23/06推出,拉动消费电子行业回暖。科技行业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近几年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创新乏善可陈,导致行业增长乏力,Counterpoint调研预计2022年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长达43个月,产业链库存压力凸显。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或将在23年6月推出第一代MR头显设备,并在下半年推出首次搭载3nm芯片的手机机型,这两项创新可能成为提振消费电子市场的关键。苹果MR设备立项于2016年,经过长时间打磨,性能体验或优于同类产品,且MR+AI软硬件结合的想象空间巨大,有望开启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3nm芯片最早于2022年6月由三星开始量产,台积电紧随其后于2022年底开始量产,若苹果下半年推出搭载3nm芯片机型,将成为行业首创,并凭借强劲的性能提升,与同行拉开差距,带来新一轮换机高峰。

4.3. 半导体:全球库存拐点临近,景气将迎反转

半年全球半导体库存有望进入健康区间,景气反转可期。2021年受全球经济修复及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影响,半导体行业曾出现严重供给不足,芯片大幅升价,刺激资本开支。进入2022年,全球经济滞胀来袭,但新增产能逐渐释放,半导体行业快速进入被动累库阶段,2022Q2后库存水平由正常持续攀升至严重过剩。从半导体下游需求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汽车、消费等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度高,年初以来欧美经济好于预期或实现软着陆,叠加创新周期启动,我们认为半导体需求恢复可期。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台积电在2023年一季度法说会上表示预计行业库存可能在下半年回落至健康状态。


05

重点行业和个股推荐


根据上述投资方向总结,我们梳理了相关行业个股名单。


06

风险提示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历史经验有效性下降的风险。若市场环境如投资者结构、交易制度等发生变化,通过历史覆盘得到的经验结论可能不再适用。

短期交易过度拥挤,导致股价波动性放大的风险。科技股成交活跃度经常较高,若短期交易过度拥挤,可能导致股价波动放大。

技术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出现研发失败的风险。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但技术突破具有不确定性,若研发失败可能导致相关公司业绩走弱,影响后续发展。

注:本文来自国泰君安发布的《【国君策略 | 专题研究】成长的共振:政策、景气与新产业趋势——“潮起现代化”科创成长系列三》,报吿分析师:方奕(S0880520120005)、马浩然(S0880523020002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吿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吿。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吿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