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港股收評:恆指小跌0.13%,醫療、汽車板塊領跌大市

格隆匯 12-02 16:33

今日,港股恆指震盪收跌0.13%報26532點,國指跌0.81%報10573點,恆生科技指數大跌1.72%。

盤面上,半導體板塊強勢,華虹半導體盤中破頂,中芯國際漲3.5%;餐飲股、家電股、煤炭股普遍上揚,呷哺呷哺大漲超10%逼近新高;銀行股持續活躍,匯豐控股、渣打集團均漲超3%;大型科技股表現疲弱,美團跌4%,京東、網易、阿里、騰訊均下跌;汽車股板塊大幅走低,比亞迪股份下挫近8%;光伏太陽能股、醫療保健股、手遊股、蘋果概念股全天弱勢。恆大物業上市首日收跌0.23%。今日南下資金淨流入55.78億港元,大市成交額為1817.39億港元。

汽車板塊領跌大市。其中,比亞迪股份重挫7.89%,吉利汽車大跌4.16%,長城汽車下跌3.93%,華晨中國下跌2.5%,北京汽車和廣汽集團均跌超1%。消息面上,美股上市的中國新能源車“三劍客”紛紛撲街。其中,蔚來和小鵬汽車跌超10%,理想汽車跌超3%。

醫療保健板塊再度重挫。其中,中國再生醫學暴跌超10%,威高股份重挫6.9%,康基醫療、春立醫療均跌超5%,愛康醫療下跌超3%。

光伏板塊表現萎靡。其中,福萊特玻璃大跌6.22%,信義光能下跌5.23%,協鑫新能源、保利協鑫能源均跌超2%。

半導體板塊表現強勢。其中,華虹半導體大漲6.42%,中芯國際大漲4.17%,ASM太平洋、芯智控股小幅跟漲。

早在11月30日,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召開法人説明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對外表示,由於需求成長率大於產能成長率,且包括5G及AI等應用帶動更多需求,使得晶圓代工市場出現了產能緊缺,而新建晶圓廠成本高昂,並且從興建到量產至少需要三年,因此新建產能的「遠水」難救「近火」。目前產能吃緊已經到了客户會恐慌的情況。黃崇仁對認為,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不足會持續到2022年之後。

今日,小米集團下跌7%。12月1日早盤,小米短暫停牌。午間,小米公佈了發債及配股融資方案。下午1時小米復牌,股價一度跳水跌超10%,後跌幅收窄。

小米集團此次發債及配股融資淨額近40億美元(約合310億港元)。小米稱這筆款項將用於增加營運資金以擴大業務,投資以增加主要市場的市場份額,投資戰略生態系統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匯豐控股再度大漲3.66%。從9月25日低點反彈以來,匯豐已經大漲超過48%,最新總市值逼近9000億港元。

今日,南下資金總計淨流入43.92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入28.14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15.78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