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中移動NB-IoT超大集採,物聯網的爆發期爆發期來了

格隆匯 06-02 18:14

來源:wind

6月2日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發佈公告,啟動NB-IoT芯片XY1100採購項目。項目共集採200萬片NB-IoT芯片,採用單一來源集採方式,供應商為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移動此次集採的芯片面向的是自研模組,對芯片的成本,性能,以及芯片廠商的大規模的交付能力的要求更加嚴苛。同時,這也是25號文以來中國移動首次對NB-IoT單芯片進行的大規模的集採。


重磅政策後的實質性推進


作為最主流的移動物聯通信技術,NB-IoT已進入加快建設階段。5月7日,工信部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25號文)提出,到2020年底,NB-IoT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推動NB-IoT模組價格與2G模組趨同,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向NB-IoT和Cat1遷移;打造一批NB-IoT應用標杆工程和NB-IoT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

行業普遍認為,由工信部自上而下的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其意義更為深遠,對於國內物聯網產業鏈來説,是政策面的強力驅動與扶持。

實質推進重點觀察三大運營商


三大運營商一直是NB-IoT發展的主力,中國移動從2018年10月中開展NB-IoT業務,截止到今年2月底,中國移動NB-IoT用户數突破4300萬。中國移動指出,2020年,將NB-IoT作為物聯網業務的發展重點。

但上述集採很快實施,還是讓行業人士感到超預期。

在我國,NB-IoT發展神速,數據顯示,目前全網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超過10億,2月,中國連接數就破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NB-IoT連接數均已超過4000萬,中國聯通則超過1000萬。

基站方面,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NB-IoT的基站總數超過90萬個,已實現廣域覆蓋,預計到2020年建成基站150萬個。


5G發展開啟物聯網應用窗口


從2009年提出“感知中國”口號以來,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已經歷了10年的起伏,從最初國家大力支持的基於農業大棚數據化管理的種植物聯網,到養殖物聯網、環境監控物聯網,再到當下如火如荼的車聯網以及智慧城市。

招商證券通信研究團隊認為,移動物聯網技術從2G/3G向NB-IoT/LTE-CAT1/5G演進已成確定性趨勢,行業發展迎來量價齊升階段。

此前中國的物聯網市場主要依賴2G技術,中國移動的物聯網就主要以2G網絡支撐,這被稱為窄帶物聯網(NB-IoT),這與其所擁有的覆蓋最完善的2G網絡有關,也與當前的這些物聯網應用主要以低成本、低速率數據需求等有關。而4G流量相對價格較高,且仍然受連接數限制,物聯網應用上無法大規模展開。

隨着5G 商用則解決了物聯網的瓶頸,mMTC(大連接物聯網)解決了大規模物聯網業務場景需求,行業應用呈現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機構普遍預測,2020年之後物聯網將進入大爆發期。物聯網模組、傳感器、PASS平台、應用終端等各個細分領域迎來機會。


最確定的行業之一


事實上,物聯網也是為數不多的確定性最強的幾個行業之一。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260億台,市場規模將達1.9萬億美元。而麥肯錫的預測則是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1萬億美元(相當於60萬億人民幣)。

從技術成熟度曲線來看,物聯網行業已逐步從低谷期邁向復甦期,隨着物聯網設備成本的大幅下降,加上AI和大數據等輔助技術加持,物聯網真正能夠對下游客户產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未來物聯網有望複製互聯網時代的光輝,產生新一代的物聯網領軍企業。

物聯網產業鏈自上而下分為四個層次

感知層:該層主要指一些嵌入在終端裏的底層元器件,包括各類傳感器、MCU、RFID等,主要的功能是實現物端智能,以及提取物品本身的信息。

傳輸層:該層主要指通信網絡以及幫助終端接入網絡的通信模組,根據不同的需求,應用不同的網絡,實現物品信息數據的傳輸。

平台層:該層主要指雲平台和操作系統,所有的終端入網後,數據需要彙總在一個雲平台上,實現對終端狀態數據的計算、存儲。

應用層:該層主要指各類應用終端,以及包含應用軟件的整體解決方案。用户根據平台層彙集處理完的數據,對終端進行遠程監控、控制和管理,實現物聯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