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觸底反彈?港A鋰電池板塊大升,永興材料升停,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雙雙升超7%

格隆匯 04-14 11:48

今日,A股鋰電池板塊升幅居前,主力淨流入56.06億元。永興材料升停,德方納米升超7%,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等升超6%,億緯鋰能、九五高科、西藏礦業升超5%,華友鈷業、川能動力升超4%。

港股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升超7%,比亞迪股份升超2%。

消息面上,今年以來,鋰價格一路走低,昨日突破”寧王底“20萬元/噸。對此,多位業內人士預計,隨着鋰價不斷走低,鋰礦企業將迎來洗牌,部分中小礦企將退出市場,未來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鋰價超預期下跌


4月13日,據上海鋼聯發佈的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每噸下跌4000元,均價報19.5萬元/噸。

本輪鋰價下行速度較快,超出市場預期。在不到半年時間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從每噸近60萬元跌破20萬元,跌幅超過60%。

中信期貨分析鋰價超預期下跌的原因認為:

一是隨着產業鏈向下傳遞,數據對市場的反映減弱,但大家的目光卻聚焦於終端消費,而忽視了正極和電池端產量反映的內涵。
二是在歷史高位的鋰價面前,整個產業鏈緊繃,在需求力有不逮之時便藴含風險,補貼退坡就是這樣的一個風險因素,疫情和春節提前更是加重了補貼退坡對需求的影響。
三是“買升不買跌”的市場負反饋導致產業鏈在降價時維持去庫,造成市場碳酸鋰供過於求,而寧德時代20萬/噸的設定價格更是無意之中加速了鋰價的崩塌。

展望未來鋰價,中信期貨認為,止跌的關鍵在於市場信心的建立,有賴於對成本支撐、供給釋放、需求恢復和產業鏈庫存等指標的觀測。但在當前背景下,市場信心短期內或將難以建立。

根據測算,目前市場大部分鋰鹽最終成本支撐位置在10-13萬元/噸。
供給方面,價格已經跌破部分鋰鹽廠成本,在雲母端也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國內鋰鹽產量或將出現收縮。
需求方面,三月份電動車銷量出現較大恢復,但四月前兩週表現並不樂觀。
產業鏈庫存方面,目前電池經過三個月的去庫可能已經達到低位,但整車庫存保持較高水平。

投行富瑞則認為,今年首季度中國鋰價調整超出預期,除補貼削減的預期影響外,市場需求亦受到與新能源汽車及內燃機汽車價格戰相關觀望態度所影響。但預計汽車行業價格戰將在短期內緩和,有助於需求自第二季開始復甦,鋰價亦將隨着次季需求回升而反彈,維持全年需求展望。


行業集中度將提高


另一方面,隨着鋰價不斷下行,鋰電行業的競爭格局可能會出現變化,從而改善頭部企業的盈利情況。

海通國際認為,一線電池廠商發起價格戰,加速行業出清,中長期控本能力出色、研發實力強、技術領先、議價能力強、與車企客户已深度綁定的一、二線電池廠商,佔據更多市場份額,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將更高。

此外,近兩個月,鋰電池板塊一路下跌,板塊指數累計跌幅超10%,贛鋒鋰業跌近12%,天齊鋰業跌超9%。

浙商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仍處在較快成長階段,鋰電設備受益於國內新技術應用、設備更新迭代,海外快速擴產。當前鋰電設備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安全邊際較高,配置價值凸顯。持續看好鋰電設備板塊,重點推薦四條投資主線:

1)首選龍頭:新增訂單增速換擋,競爭格局相對穩固,訂單、盈利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推薦先導智能;
2)設備出海:歐美新能源車產業追趕中國,鋰電擴產後週期,中國鋰電設備具備全球競爭力,推薦杭可科技;
3)新技術:鋰電競爭從量向質,鋰電設備迭代加快。看好複合集流體、4680大圓柱鋰電、疊片機、換電設備等新機會。推薦斯萊克、東威科技、驕成超聲、聯贏激光等;看好博眾精工、瀚川智能;
4)新領域:通過自主研發、資本運作等拓展到其他領域,如光伏設備、半導體設備、儲能等。推薦海目星、利元亨、先惠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