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中集集團(02039.HK/000039.SZ)榮獲“年度轉型先鋒公司”,多產業佈局加速擁抱“碳中和”

格隆匯 12-26 11:10

任何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為了不因落後而被淘汰,都需要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企業的轉型之路,實際上,並沒有盡頭。

12月15日—22日,第七屆“格隆匯·全球投資嘉年華·2023”於線上盛大開幕。其中,格隆匯“金格獎”——大中華區卓越上市公司評選中,中集集團等10家優秀企業榮獲“年度轉型先鋒公司”獎項。

“年度轉型先鋒公司”旨在表彰通過轉型創造真正價值、保持創新活力並對產業變遷產生積極影響的探索者、實踐者。它們通過向外界傳遞轉型印象和聲音、強化品牌勢能的同時,也彰顯出對動態環境變化的適應力,以及實現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識,國家3060雙碳戰略目標和要求是剛性的,企業必須要做而且要儘早做。今年以來,中集集團加快在新能源產業的佈局,並積極探索低碳環保實踐。

作為龍頭企業並在多個產業取得領先位置的中集集團,其在當下產業佈局,跟政府的綠色產業的引導方向非常契合。而且利用自身在產業的優勢、先進製造優勢進一步延伸至各個具備發展潛力的新能源賽道,全面擁抱未來,這是中集集團能夠在眾多優秀企業突圍而出而獲得“年度轉型先鋒公司”獎項的緣故。

接下來不妨來看一下中集集團是如何下定決心,加速擁抱“碳中和”的。

中集安瑞科在氫能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擁有核心優勢

據悉,中集安瑞科已經成為第三代氫儲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且與世界一流的四型(“T4”)氫氣瓶及系統技術和設計供應商HEXAGON共同成立合營公司,將為中國及東南亞快速增長的高壓氫氣儲運提供三型和四型儲氫瓶的生產和儲運解決方案,以及供氫系統的生產。隨着我國加氫站建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中集安瑞科將把握加氫站新建需求機會,並探索發展撬裝式加氫站、制氫加氫一體站等新模式。

中集集團正全面加快氫能的佈局發展,而從集團整體來講,中集安瑞科在氫能發展是主角之一,儲存裝備、運輸裝備、加氫裝備是其主要業務領域,公司目標是要在關鍵環節做頭部企業。

成立於2004年的中集安瑞科,作為天然氣設備領域多年的深耕者,憑藉積累下的優勢成為了大力發展氫能儲運的基礎。

首先,天然氣是目前能源類較為接近氫氣的氣體之一,無論是從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上都有着相近之處,在儲運的發展路上也極為相似。

其次,中集安瑞科旗下業務包括了清潔能源、化工環境、液態食品行業,在運輸、儲存、加工的關鍵裝備、工程服務及系統解決上得以全產業鏈佈局。以上這些優勢累積都可以使得中集安瑞科可以將其業務模式在氫氣上覆制推廣。

其實早在2006年開始,作為中集集團切入氫能領域的代表——中集安瑞科,就開始佈局氫能業務,正是其20多年儲能能力的積澱,從而使得中集集團對氫能產業鏈上下游的切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集安瑞科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中集集團氫能事業的開路先鋒。

因此,一旦氫能賽道的持續火爆,中集安瑞科在氫能儲運的地位及增長潛力,絕對是不可小覷的。

中集海工率先推進海上風電“平價方案”,海洋新能源解決方案首度亮相海博會

在海洋新能源領域,中集海工率先發起“綠色踐行者”倡議,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降本增效,推進海上風電“平價方案”,讓海上風電真正惠及千家萬户,同時也共享海上風電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機會。

由於掌握了核心技術,發力海上風電的中集海工信心滿滿,比如説海工推出的“3060系列海上風電安裝船”,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據瞭解,與國內同類型船型相比,“3060系列海上風電安裝船”具有更優化的船型及尺寸、更優的樁腿和衝樁系統設計、更長的工作窗口期、更高的風電安裝效率、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經濟的運營支出,滿足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需求,預計2023年交付。也就是説,中集海工的業務已經開始真正的切入雙碳的發展模式。

目前,中集海工在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風場資源開發、運輸安裝、運維服務領域都有領先優勢,其現已承建了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海上風電安裝平台,荷蘭海上工程巨頭VanOord公司、歐洲海上風電巨頭“挪威國油”等紛紛對中集來福士拋出“橄欖枝”。與國電投、中廣核、華能、華電、三峽能源等領先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內國際的合作方不斷擴大。由此可見,憑藉中集海工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其已開始在新能源產業深入“紮根”。

此外,經過兩年多的持續發力,中集海工也在海洋漁業、海洋新能源,以及海洋文旅等方向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從產業鏈的高度着手瞄準雙碳產業和綠色發展,成功孵化落地多個新業務。

比如,隨着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期,依託海上風場已有設施,通過風漁結合立體式綜合利用海洋資源,將能夠更好改善海上風場收益。中集海工作為海洋牧場行業先發領軍企業,率先推出浮式和固定式海上風機融合牧場網箱解決方案。

在今年11月底舉行的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中集海工以“大海洋、新海工”為參展主題,中集海工的海洋新能源解決方案首次亮相本屆海博會,其帶來了各類行業的創新產品和新的解決方案。

也意味着,除了中集海工推出了自主設計的“3060系列海上風電安裝船”之外,中集海工的海洋清潔能源開發並不止步於海上風電領域。近年來,中集海工還在海上漂浮式光伏、海上制氫、船舶碳捕捉、海上綠色甲醇、風光漁氫互補等領域孵化出諸多新業務和新企業,進一步完善了中集海洋新能源綜合開發解決方案,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多元化選擇。

新能源載具供不應求,中集集團載具板塊“浮出水面”

近年,我國新能源車熱銷帶動相關循環運載器具需求大增,而傳統的橡膠、家電等產業也在加大塑料包裝的滲透力度,因此行業供求關係來看,目前循環載具的產能不足。

據中集官網資料,中集載具擁有20餘年循環載具的設計、製造能力和專業經驗,為汽車、化工、新能源、現代農業等行業,提供定製化、可循環使用的載具產品設計及載具租賃運營服務。中集良才是中集集團載具板塊的主要控股子公司,2020年被中集集團收購,專注於循環物流運載裝備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為各行業提供創新包裝解決方案。

據悉,中集良才目前已具備生產約60萬套摺疊圍板箱,300萬套新能源載具,約500萬套通用載具,約300萬套吸塑載具的產能。

由於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新能源載具需求量很大,凡是電池工廠就必須使用循環載具,這是必需品。專業人士介紹,在電池類貨物運輸時,需放入內襯托盤的凹槽,多片放滿電池的內襯托盤疊放後,再放入循環載具箱體內,多個箱體再疊加放入集裝箱中運輸。如此,運輸過程中,循環載具就能起到保護電池的作用。如新能源鋰電龍頭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持續擴產帶來更大的增量需求,因此加大了供需缺口。

中集良才雖一直在擴產,但仍供不應求,據媒體報道,中集良才目前的預交付訂單已排至明年3月。自2020 年中集良才被中集集團收購以來,進一步捉住了行業爆發式增長的機遇窗口,營收顯著提升,據公開資料,中集良才2021年營收同比增速達195%,2022年的營收增速由於受現有產能限制而沒有很好體現出來。

中集集團就曾在今年三季度財報中表示,受益於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新能源循環載具業務保持較快增長,隨着新建基地投產,產能逐漸釋放,產能不足的問題將逐步改善。未來由於中集良才的訂單飽滿,隨着產能的釋放或將進一步帶動營收的增長,中集集團載具板塊有望成為集團旗下的新增長極。

按照中汽協預測,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 670 萬輛,同比增長 90.3%;其預測 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35%。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其在11月初舉辦的綠色轉型與中國經濟增長論壇上作出上述預測,以此計算,至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達1200萬輛,並推動汽車行業減碳行程,對應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從當前的23.5%提升至40%,行業仍在高速增長的階段當中。

與此同時,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在國內外產能、業務佈局仍不斷擴張。這意味着市場對循環載具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樣的產業發展趨勢,對中集集團載具板塊和中集良才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高度相關的中集載具板塊或已開始“浮出水面”,其未來能夠持續增長的潛力仍是不可忽視。

中集集團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式跨界儲能

2022年11月16日,福建中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5000萬元。

據天眼查資料,該公司經營範圍包含儲能技術服務;集中式快速充電站;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新能源原動設備製造;新能源原動設備銷售;電池銷售;電力行業高效節能技術研發;大數據服務;太陽能、風力發電技術服務等。

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設立,或標誌着中集集團將全面佈局儲能產業鏈的開始。

中集集團切入儲能行業並非毫無徵兆。其實,自去年開始,中集集團集裝箱集成業務已開展儲能相關業務。

據公吿所示,在儲能方面,2021年,中集的集裝箱集成裝備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並與行業頭部客户形成更加緊密合作,而其能源類集成裝備業務主要聚焦在新能源變電裝備、發電裝備、電化學儲能裝備和新能源充換電裝備四個方面,其中新能源變電、儲能裝備是集裝箱板塊未來重點的業務拓展方向。

儲能行業也被認為是當今新能源產業中最具確定性的黃金賽道。

全球氣候變暖,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全球能源結構正不可逆轉地從傳統能源逐步向低碳化轉型。

對比傳統能源發電方式可以容許電網穩定調節,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間歇性發電、發電輸出功率不穩定的情況,而在風電光伏項目日漸增多,電力系統對調峯調頻等電力輔助服務需求也得到快速的增長,儲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儲能已經成為了新能源發電不可或缺的其中一個環節。也難怪,儲能能夠成為許多國家推進碳中和目標進程的關鍵技術之一,《2022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吿》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球儲能市場裝機功率205.3 GW,其中抽水蓄能裝機佔比86. 2%;而新型儲能佔12.2%,其中,當前市場所熟知的電化學儲能裝機當中則由鋰離子電池佔了全球新型儲能裝機規模中的90.9%。由該數據可以知道,電化學儲能裝機依然會成為“主航道”。

相信在儲能領域,中集集團也能發揮出比如其集裝箱集成裝備業務的豐富經驗及產業優勢。進一步把其正在推進海上風電“平價方案”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補齊其在新能源產業的最後一塊“短板”。

正如《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指出,儲能作為能源革命核心技術和戰略必爭高地,有望形成一個技術含量高、增長潛力大的全新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保守預計,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48.5GW,2022年至2026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53.3%,由此可見,儲能市場將呈現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

為了捕捉整個產業的強勁增長勢能,中集快步借用自身優勢來切入儲能賽道,不得不説下了漂亮的一記“妙手”。

中集竹鏈科技擁有全球獨家技術

另外,中集集團在可降解材料產業也有進行積極佈局,將低碳環保事業進行到底的決心表露無遺。

按公吿,11月11日,中集竹鏈科技有限公司與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在具體項目落地方面,中集竹鏈科技將積極推進在岳陽經開區內建設中集新型可再生纖維產業園區項目,該項目將採用的是中集集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獨家技術——瞬時彈射汽爆技術製取植物纖維/粉末。

簡單來説,就是可以用植物(比如竹子、蘆葦等)通過單純的物理處理方式來生產低碳的可降解的製品,全程無需化學處理,大大減少對水資源消耗和化學污染。由於可再生纖維或粉末用途非常廣泛,加上原材料非常易得,因而決定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獨家技術的中集竹鏈科技在該項目上或將獲得較高的經濟價值,並具有進一步擴大推廣的可能性,讓我們拭目以待。

結尾部分

在加速實現產業轉型,積極擁抱“碳中和”的過程中,不難看到,同樣也是中集集團內部產業佈局的重新組合的過程,也讓原本處於傳統產業的各業務板塊重新找到了有效的延伸,而憑藉多年的累積優勢,中集集團通過對未來具備廣闊發展空間的新興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佈局,從而在發展前進當中達到結構化調整目標,並釋放出全新的驅動力。

最後,筆者認為,中集的多個產業板塊同時的快速切入新能源產業或與之發展密切相關的爆發性增長機會,能夠有效的幫助提升其整體估值水平。總而言之,從此貼上“碳中和”、“新能源”標籤的中集集團,已變得與以往大不相同,一個新的企業發展階段/週期,或已被徐徐打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