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爆了!创34年新高,警惕这个风险

格隆汇 01-10 15:49

日经225指数在2023年升幅高达28%,在全球主流指数中仅次于纳斯达克指数。

美股2024年迎来“开门黑”,资金盯上了日本市场。

1

日本股市创34年新高,警惕溢价风险

沃伦·巴菲特在2020年夏天通过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举投资了日本五大商社。这五大商社分别是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

据巴菲特透露,他已将日本五大商社的持股增至7.4%,并表示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美国以外的最大投资。在巴菲特的带动下,外国资本流入日本股市。

2013年后,在“安倍经济学”带动下,货币政策宽松和对股市ETF的直接购买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和股市上升,日本股市相关指数在2015年底超过2万点,但是受到各种不确定事件影响后,日本资本外流和股市下跌,32年未能突破历史高点。

过去一年,日本股市成为全球市场焦点,日经225指数去年上升28%,达到十年来最快升幅。日经指数去年下半年8次冲击34000未果,今日突破该点位。盘中日经指数大升,为1990年3月12日以来首次突破该点位。

在乐观亢奋情绪催动下,近日华尔街大行更是高调看好。美银预计日本股市今年将创历史新高,有望上升13%。

美国银行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Masashi Akutsu预计,日本股市今年将飙升13%,创历史新高,超过35年前的峰值。

Akutsu认为,日本股市被低估了,具有弹性的日本经济和不断改善的企业利润应该会推动日本股市的大部分上升。随着企业董事们更加认真地发掘业务中的新效率,日本企业的利润未来将会增加。

根据该报吿,Akutsu预计最近的公司治理改革和重组将以更高的股本回报率、管理层收购和股票回购的形式取得成果。

从A股市场看,目前有4只ETF跟踪日经225指数的ETF和1只东证指数ETF,没有场外基金。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与纳指ETF、标普500ETF不同的是,这5只跟踪日本股市的ETF并不直接购买日本的股票,均是通过投资日本的ETF来间接追踪日本股市。

值得注意的是,日经ETF溢价率明显,有些甚至超过6%、4%。市场情绪和套利机制的失效共同催化了这一波溢价率的拉升,但ETF的溢价率一般无法长时间维持在高位,从历史看,高溢价会向下收敛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两天

2

对冲基金加速撤离美股

利率预期波动导致分歧,过去5个交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约17个基点,一些资金开始动摇,纷纷抛售美股。

2024年开年美股出现调整,对冲基金以四个月最快速度撤离科技股。

近日高盛在对冲基金流向报吿中指出:

对冲基金大幅净抛售美股,几乎所有科技子行业上周均实现净卖出,以软件和半导体,以及半导体设备为首。

其中信息科技(IT股)遭最严重抛售,连续第3周净卖出(过去8周中的7周出现抛售),抛售规模创下去年10月中旬以来最大。

美股科技七巨头的股票,总共占机构交易账簿中美股净敞口总额的17.0%,低于12月中旬的18.1%,这是近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展望未来,高盛表示美股科技股年内或将出现10%的回撤,并且波动幅度将加大: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回报将更接近历史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今年年度回报将出现“10%的回撤”,接近最近20年的平均回报水平。未来也可能波动加剧,几次约“10%的回撤”也不会让人意外。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强烈看好。

华尔街大行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则表示,美股科技巨头这七只股票明年将继续为股东带来比标普500指数其他成分股更好的回报。

他在一份研究报吿中表示:“我们的基线预测表明,2024年,大型科技股将继续跑赢标普500指数的其余成分股。”

David Kostin看好“七巨头”的一个明显原因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七只股票似乎处于独特的地位,可以享受显著的盈利增长。

3

资金出手!A股回购注销有望超百亿

1月9日,华泰证券发布关于回购A股股份注销实施公吿,公司将于2024年1月10日注销存放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4527.85万股。

本次注销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将由90.75亿股变更为90.29亿股,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份总数相应减少。本次注销事项华泰证券已于2023年10月底开始陆续发布公吿。

华福证券研究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而为避免股价继续下跌,往往就会用回购来稳定股价,同时回购也可以让公司直接承接一部分抛压盘,从而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与此同时,行业龙头公司的回购行为有望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回购增持队伍。

历史上,回购用于注销的公司数量增多,是市场底部的重要特征之一。近段时间以来,一大批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回购计划,持续加大回购力度,密集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形成了“集中回购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有超1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公吿,涉及资金超1000亿。其中2023年全年深市347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拟回购345亿元-638亿元,全年已经实施回购金额达到443亿。

2023年以来,仅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的上市公司就有38家,回购合计超过40亿元。除此之外,也有超1000家公司发布回购并注销的有关公吿,整体实际金额涉及超14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