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夜讀 | 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

uSMART盈立智投 04-24 19:58

作者:老局長

來源:星海情報局
導語:最近忙着發射“Starship星艦”的馬斯克,應該會認同這句話。畢竟,如果我們去深究馬斯克SpaceX的崛起,就繞不開華盛頓特區里那些老同志們的鼎力相助……

01

SpaceX和中情局

太空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大家都懂。覆盤美蘇兩國在冷戰時代的種種競爭,至少一半都發生在大氣層之外。
財大氣粗的美帝一直以來送人上天的方式都比較奇葩。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帝並不太喜歡採用中俄兩國的飛船模式,而是用的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的好處是裝載量巨大且能自行返回着陸,但缺點也很明顯——它的成本和風險都太高了——1986年的挑戰者號災難和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災難都在證明:這東西未必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用。
因此,當冷戰結束,美帝在用自家的航天飛機往天上送人的同時,也會請俄羅斯人用成熟的“聯盟”飛船幫忙。
但漸漸地,美國人發現不對勁兒了。一是他們發現俄羅斯人開始坐地起價,送一位宇航員上天竟然敢要價8000萬美元,二是因爲NASA的經費被國會老爺們給砍了。
這下,“地主家里也沒有餘糧了。”
於是乎,美國人痛定思痛:算了,還是自己來吧。
作爲全球資本和技術人才的聚集地,商業模式和技術的革新在美國層出不窮。面對低成本載人航天這個課題,NASA和五角大樓把目光瞄準了民營航天企業。
馬斯克同學在此時走進了舞臺中央。
小馬同學在千禧年前後開始嶄露頭角,Paypal的誕生讓這個來自南非的27歲白人小夥有了站在世界頂級資本牌桌前的資格。
而且小馬同學一直以來的路子都比較野。早在2001年,馬斯克就開始了他的“火星夢”。最初小馬哥玩的也非常“草臺班子”——給一個叫“火星協會”的民間組織捐了10萬美刀,然後在“火星協會”的大會上吹牛說自己要在火星上搞一個溫室來種植物。
有一說一,其實有時候挺羨慕歐美這種“社交牛逼症”文化的——甭管能不能成,先吹一通博個眼球也是好的,萬一聽衆里真的有個大聰明願意投資呢?當然了,馬斯克強就強在他不僅敢吹牛,而且還真的能忽悠到人,並且有事兒他真上。
牛皮吹出去了,馬斯克手上也沒閒着。最開始,馬斯克想通過私人關係獲得俄羅斯“第聶伯”火箭(基於SS-18“撒旦”洲際導彈改造的運載火箭)的一些技術,但隨着美俄局勢緊張,他的如意算盤被迫中止了。
不過,老天爺對於馬斯克是非常眷顧的。俄國之旅並沒有白跑一趟,因爲和他一起去莫斯科的這羣人里有位老同志身份很不一般——麥克·道格拉斯·格里芬。
格里芬當時的身份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CEO,馬斯克和這位投資家商定後,最終決定創辦一家專注火箭製造的公司來降低價格——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SpaceX。
這個格里芬可不是什麼普普通通的投資人,他掌管的雖然只是一個名叫IQT的非營利風險投資公司,但這家公司的背景卻很不一般。這家公司背後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立IQT的初衷,就是爲了開發新技術來保證中情局的技術優勢。
當然,最重要的是,格里芬屬於行業老炮,他本人90年代初期就已經開始玩兒民營航天了,他研究火箭的時候,馬斯克還在大學里歲月靜好地讀書呢。
小馬同學和格里芬的這份交情,在幾年後開始向外輸出巨大的能量。
2005年,格里芬同學升官了。從IQT的CEO變成了NASA掌門人——直接成了美國航天系統的一把手。
然後,格里芬同學構思出了COTS(商業軌道運輸服務)計劃,並果斷地批給了SpaceX一筆高達2.78億美元的獎勵,隨後還把SpaceX選定爲了計劃執行方,又批了3.96億美元的經費。
這就相當於是公開培養SpaceX了,明擺着就是內定了嘛。
SpaceX最開始的三枚“獵鷹”火箭其實都失敗了,公司一度瀕臨破產。但是第四次成功之後,NASA立刻迫不及待地給了馬斯克一份大訂單,旋即又追加了16億美元的經費。
這種事兒我是怎麼知道的?其實是格里芬人家自己說的:SpaceX有85%的資金都來自於政府資助,NASA的那些經費獎勵主要就是由他本人牽線搭橋。
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比較熟悉了,經過幾年的發育,“獵鷹”火箭誕生,從“獵鷹1號”一直迭代到了“獵鷹9號”,最終神功大成,榮登全球最強火箭的寶座。
隨着SpaceX的崛起,格里芬同學的路也越走越明白。2018年,川普提名格里芬做了五角大樓二把手,主抓科研和工程。當然了,格里芬老同志自然還是要照顧一下我們的小馬同學的——2018年,美國決意打造“星鏈”軍事衛星體系。
而且美國軍方也是樂見SpaceX做大做強的——老牌軍工企業拼盤的ULA(聯合發射聯盟)長期把持着美國的航天發射資源,經常坐地起價拿美軍當ATM機用——SpaceX成氣候沒多久,ULA就開始改組降成本了。
上有格里芬這樣的高官支持,中間揹負着軍隊的期待,下有美國各種資本和技術人才的支持……我們也就能理解爲什麼SpaceX能如此發育了。
現在,你還會覺得SpaceX單純是靠自由市場競爭崛起的麼?真以爲歐美社會就不講人情世故啊?

02

SpaceX的成本魔術

不過,這倒不是說只靠老同志的關係就能成功。SpaceX在技術和生產上的創新與膽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換一個思路來說,實際上這也體現了一種發展模式——降低火箭發射成本這件事說到底是一個工程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工程問題很多時候是靠資源協調實現的——當時的美國人不是不能發射火箭而是不能低成本發射火箭。
美國人面對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支持馬斯克搞出SpacerX這樣的民營的航天企業,然後在技術、訂單和資金上狠狠地支持它,最終讓它佔領發射市場,通過大量面對民用市場的、商業化的發射來攤平成本。
這種利用民品工業體系和產品來降低軍事成本的操作,值得我們深思。
在SpaceX之前,火箭發射是一件成本極高的事情。60年的蘇聯“聯盟”飛船發射一公斤載荷上天的成本是6500美元,美國人一直喜歡的航天飛機,發射一公斤載荷的成本則高達50000多美元。我們的長徵3B火箭,價格最低也在6000美元左右——大概是獵鷹1號的水平。
而最新的“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則已經可以把成本下探到3000美元以下,最低只要不到1600美元。如果“Starship星艦”成熟,這個價格將會跌到200美元/公斤的水平。
這是何等恐怖的成本控制能力。
SpaceX是如何實現的呢?很多人或許覺得是可回收技術,但其實“可回收技術”只是表象,真正的關鍵在於組織形式。
始終記住,“降低成本”是一個關於協調資源的工程問題。
2018年,在第五批次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前,馬斯克仔細拆解了火箭的成本——助推級佔了60%的成本,上級則只有20%,整流罩佔10%,其他費用佔了10%。顯然,想降低成本,就要從助推級上下功夫。
SpaceX的手段是類似於早期半導體企業喜歡的的IDM模式,即內部包圓了助推級上火箭發動機的研發、設計、製造任務。這一點是非常反常識的,因爲絕大多數情況下,外包纔是降低成本的主流方法。
這里的核心在於,馬斯克本人認爲:傳統航天領域正是因爲有各種不符合成本思維的條條框框才導致了他們做事情總是異常昂貴,無法降低成本。那些規章制度是給傳統航天設計的,不是給低成本商業航天準備的。
舉個例子,傳統航天做一些壓力容器的時候,會採用一些高級的耐高溫材料,價格非常昂貴。但SpaceX的思路是,反正只要能承壓不就ok麼,那我用煤氣罐的思路行不行?我用生產煤氣罐的方式來生產符合火箭規格的壓力容器行不行?
甚至,SpaceX在設計“龍”飛船的時候,飛船貨倉的檢修口需要做一個門閂。常規情況下,這種設計任務應該交給波音這樣傳統航空航天的王牌公司來操刀。但馬斯克認爲這不能通用,實在太浪費了。
最後的解決方法是:工程師們直接去工業市場上看了一圈,選定了一個只要幾塊錢的工業門閂。甚至用來監控火箭發射姿態的攝像頭,SpaceX的解決方案不是採用專業的航天級攝像頭而是把消費級的GoPro相機塞進一個保護殼里了事。
簡單來說,SpaceX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首先會考慮這個東西能不能自己研發出來,如果可以自己造,那麼就不去依賴供應商。
仔細想想,真的是因爲這些東西有多貴麼?火箭發動機拆開了也就是一些金屬零件和電子元器件,單純的採購和製造未必會那麼貴。
事實上,火箭發動機爲代表的“軍國利器”的恐怖成本,幾乎都來自於高昂研發費用和少量需求之間的矛盾——花100萬設計,最後只要10套,那麼定價一定要高於10萬/套。但如果花100萬設計,最後需要10萬套,那麼定價20/套也未必不可以。
說白了,美國和SpaceX就是在用民營航天市場的旺盛需求,來攤平火箭發射的那些成本。

03

SpaceX打算做什麼?

SpaceX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搶佔有利地形。具體來說,就是要去佔領不同的軌道和頻段。

外太空雖大,但有用的地方卻很緊張。衛星的軌道以及頻譜都是稀缺資源,別人多用一點自己就沒了的那種。尤其是距離地球約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靜止軌道(GEO),因爲它的唯一性,更是成爲了各國衛星搶點的人們目標。
爲了搶佔軌道資源,很多國家專門向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搞虛假申請,在紙面上鎖定軌道位置和頻段卻不實際發射,“佔着茅坑不拉屎”。
因此,搶佔衛星軌道和頻譜資源是一件可能影響非常深遠的事情。
仔細盤點一下SpaceX的技術追求吧。
擺在最明面上、最爲人所知的就是可回收火箭、大推力發動機和超重型星艦。這三個合起來,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較低的成本,送更重的載荷上天。
除此之外,SpaceX還搞過諸如STP-2/USSF-44之類知名度不高但意義重大的試驗任務。這兩個任務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壓縮到達GEO的時間——以前送東西上GEO的操作極其麻煩,而且時間很長,動不動就要半年時間才能把衛星送到GEO上。但這兩次任務表明,靠SpaceX的火箭,到達GEO只要6個小時就足夠了。
更值得回味的是,在USSF-44的這次試驗中,SpaceX的火箭在太空中變軌了四次……
這兩次試驗,“快速直達”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較快的時間,把載荷送到珍貴的GEO軌道上。“多次變軌”則意味着SpaceX可以用一次發射解決多個問題。合起來,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完成載荷的軌道部署。
看出來了吧,SpaceX的一切努力從來都只爲一件事:把發射衛星的成本(時間、金錢)降下來,把搶佔軌道的能力提上去。
量大、便宜、速度快、效率高……這就是SpaceX培養的能力,這就是美國航天系統用來搶奪軌道資源的策略。
對我們的啓示

放眼全球,除了中美,太空競賽服務器里大概率是不會再有什麼新人蔘與進來了。美國人拿出了SpaceX,中國必然也會有所應對——這種戰略級資源,中國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2021年4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公告表示:將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星網集團”)——統籌/引領中國衛星互聯網的發展。
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中國目前確實沒有辦法走SpaceX的路線,我們的確沒辦法像SpaceX那樣搞出來Starlink那樣的大規模低軌衛星寬帶互聯網星座。
爲什麼我們暫時沒辦法走SpaceX的路線呢?
很簡單,成本太高。
單純以火箭來說,SpaceX的可回收技術讓火箭擺脫了一次性的宿命,極大程度上攤薄了一枚火箭的製造成本,以至於現在“獵鷹9號”的發射成本已經降到了4000美元/公斤,而我們的很多時候的成本還停留在6000-10000美元/公斤的級別。
目前來看,中國已經開始部署自己的通信衛星部署計劃:航天科技集團的“鴻雁計劃”旨在建設一個服務移動終端通信、寬帶互聯網接入的衛星通信系統。航天科工集團的“虹雲工程”則在打造天地一體化的信息系統……我們並沒有因爲技術上暫時的劣勢而放棄發展和建設。
如今,SpaceX早已趟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現在是時候再來一次“摸着鷹醬過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