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踐行國家政策,打造品牌化、連鎖化名醫堂,固生堂(2273.HK)掘金萬億中醫藍海

格隆匯 03-17 11:21

近年來,在各行各業一系列政策調控引發的資本市場的熱炒或動盪行情中,也讓投資人愈發關注到政策面,並以此尋找機會和規避風險。

在醫藥行業的投資中,政策面也往往是投資者不得不高度重視的一環,尤其是近年來集採等相關政策下,帶來行業的洗牌,以及對增長預期的擔憂,令不少投資人如履薄冰。

雖然近期市場相對動盪,但在筆者看來,此時恰恰孕育着不錯的機會。實際上,自2019年之後,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一系列中醫藥相關利好政策陸續出台,中醫藥行業迎來了政策紅利期。憑藉從頂層共識到各級地方政府貫徹執行,政策面的強力支撐下,中醫藥行業也成功站上風口,成為醫藥領域最熱門的板塊之一。

倘若進一步細分中醫藥板塊領域,在筆者看來,相較於其他已經漲幅明顯的中醫藥上游的細分板塊,中醫診療市場空間大,同時政策層面扶持力度強,這也預示着這一領域更容易藴涵出具有成長潛力的龍頭個股。接下來不妨也從政策維度進一步梳理其中的機會。

1、中醫藥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助力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窗口期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中醫藥板塊是一個醫藥行業持續得到政策重視的細分領域,這種重視程度具體可以表現為對行業的站位高、政策的聚焦準,措施的落地實。自上而下,一以貫之,政策扶持的力度亦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在中醫藥領域發展問題上,一個清晰的政策支持邏輯鏈在於,首先高層已經定調形成共識,同時中央從頂層設計、政策措施等進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各部門、地方政府根據方向指導進一步做細做實,進而加速推動與落實相應的方案舉措。

聚焦到政策方向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於2019年10月發佈,體現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是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的頂層共識。為如此細分行業領域在最高層面發佈如此具體、重要的發展意見,也實屬罕見。

2021年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國辦發〔2021〕3號),開啟中醫藥板塊新一輪政策景氣週期。圍繞國務院發佈的《政策措施》,各部委亦陸續出台支持中醫藥特色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文件、實施細則。

如《政策措施》中提及,要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提高中醫藥教育整體水平,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2021年3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29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大力度,在完善培養模式、優化人才成長路徑以及健全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一支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特色人才隊伍。“十四五”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即“歧黃工程”,評選表彰一批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等先進典型,還要建設一批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臨牀教學基地以及名老中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等重大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平台。

《政策措施》中亦明確,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健全中西醫協同疫病防治機制,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提高中西醫結合臨牀研究水平。2021年6月,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國衞醫函〔2021〕126號),提出關於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臨牀科室建設,創新中西醫協作醫療模式,加強中醫藥隊伍建設等具體意見。

《政策措施》明確要求實施各項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其中包括實施名醫堂工程,打造一批名醫團隊運營的精品中醫機構鼓勵和支持有經驗的社會力量興辦連鎖經營的名醫堂,突出特色和品牌,打造一流就醫環境,提供一流中醫藥服務。2022年1月,《國家衞生健康委關於印發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年)的通知》(國衞醫發〔2022〕3號)中,再次明確,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不作規劃限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牽頭成立或加入醫療聯合體。

《政策措施》亦要求,健全中醫藥醫保管理措施,大力支持將療效和成本有優勢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2021年12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將適宜的中藥和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加大對中醫特色優勢醫療服務項目的傾斜力度。

此外,國家相繼出台過多個政策文件支持中醫藥企業上市融資,並保持了相當的連貫性。

如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32號)指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健康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同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辦發〔2015〕45號)的通知也明確指出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開辦費和發展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利用多種融資工具進行融資。

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政策措施》也提到加強融資渠道支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中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中醫藥產業的長期投資力度。

從上面不難看到,我國長期以來都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從最高層提出思想,到國務院給出意見並印發政策,再到各政府部門出台具體實施方案落實,都無一不證實了政策層面鼓勵和推動我國中醫藥行業發展的延續性及確定性非常強。這對於行業內企業而言,也意味着其不易受到政策負面的擾動,在商業模式以及經營發展上更具有穩定性和確定性。

2、充分落實國務院《政策措施》精神,固生堂打造一流服務和品牌的連鎖化名醫堂

在如此具有高確定性以及延續性的政策利好下,中醫藥領域的發展前景十分可期,但如果進一步細看行業,實際上中醫藥上下游涉及面廣,上至中藥原料廠家,下至中醫診所機構,各細分賽道的政策扶持力度實際上也不盡相同。而這之中也就回到筆者開頭所提及的中醫診療市場,其不論是從政策支持力度還是市場機會上都將更具有顯著的優勢。

從市場空間來看,根據興業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中醫診療行業規模達到29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2030年複合增速達到18.2%,中醫診療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之中。而伴隨政策層面的持續支持,不斷激活市場需求,未來市場容量亦有望突破萬億級別。

筆者關注到,作為“中醫醫療服務第一股”、“連鎖基層醫療第一股”的固生堂,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踩準了需求和政策的“鼓點”,並以此取得了快步的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政策措施》提出7個方面28條政策全方位支持中醫藥特色發展。這之中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與固生堂的業務佈局及戰略部署可以説有着密切的關聯,甚至於高度體現了固生堂在行業探索上的前瞻性與一系列政策不謀而合。

不妨圍繞一系列重點來看:

(1)響應政府鼓勵社會辦“基層醫療機構”,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政策措施》中提到要鼓勵和支持有經驗的社會力量興辦連鎖經營的名醫堂,突出特色和品牌,打造一流就醫環境,並提供一流中醫藥服務。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而固生堂於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成為少數獲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相關高級別的權威主流媒體報道的IPO企業,由此亦足見固生堂的實力與口碑深受國家的認可。據公司資料顯示,目前固生堂在全國共擁有42家線下醫療機構,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1個核心城市,已成為我國順應《政策措施》的名醫堂代表

考慮到《政策措施》作為支持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頂層政策,相信近一兩年相關部門及各級地方政府也將會以此陸續出台具體實施方案來落實名醫堂工程,發展方向非常明確。

另外,從這一政策的背景來看,實際上其也與2020年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衞生與健康促進法》中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法舉辦醫療衞生機構等相關措施一脈相承。這體現的也是國家支持基層醫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保障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公平可及。

因此這也意味着在這一政策支持之下,考慮到當前分級診療大背景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中醫診療市場其前景也將相當廣闊。而固生堂作為佈局廣泛的“基層醫療機構”、“名醫堂”,顯然屬於政策鼓勵的範疇,並有望在這一具有延續性與穩定性的政策支持下站上風口,持續受益。

(2)持續落地“人才教育”、“產品創新”等多項支持舉措,全面發展中醫藥行業

除此之外,《政策措施》中還提到一系列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支持完善中藥分類註冊管理並鼓勵中醫藥產品創新、增加社會投入、加速融資渠道支持等相關舉措,全方位指導中醫藥行業快速發展。

在人才培育上,固生堂也順應《政策措施》指導方向,持續落地不同措施,注重中醫藥師傳承教育,全方位培育優質人才,並且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及突破。

早在發展初期,公司就曾通過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固生國醫學堂》創新“師帶徒”傳承模式,培養具有中醫思維,中醫信仰的年輕中醫師,為打造 “五有醫生”提供平台。

公司持續夯實人才基礎,目前擁有四位獲國家認可的國醫大師,另外還包括三位擬榮獲第四屆國醫大師稱號專家。公司已有名醫傳承工作室的成功先例,計劃將成立多家名醫傳承工作室,希望通過10至20年的時間,為名醫出師多個親傳弟子,實現中醫藥千百年的師徒傳承。

同時,固生堂還已建立了對護士、藥房等院內人員的運營管理職級與專業等級的評價晉升體系,為人才提供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升和不斷晉升的機會和通道。

此外,固生堂還致力於中醫藥產品創新,發展慢病管理,落地醫藥產業基金,並早已在這些政策支持的領域有出色表現。

例如,在藥物創新發展、供應鏈建設等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各類中藥研究依法依規實施豁免非臨牀安全性研究及部分臨牀試驗的管理機制,並優化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註冊審批,完善中藥新藥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技術研究指導原則體系。

而固生堂早已自建制劑中心,加速產品開發,同時公司還利用集中採購管理系統打造縱向一體化供應鏈,積極為業務發展賦能。

另外,為了落實中醫藥發展動力,《政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規定收取簽約服務費。並鼓勵街道社區為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中醫診所無償提供診療場所。

固生堂已通過會員計劃開發家庭醫生服務及慢性疾病管理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此舉進一步響應了國家對健康管理的重視以及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政策鼓勵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國高度重視資本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政策措施》中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中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中醫藥產業的長期投資力度。目前已設立了國內首支由國資發起的中醫藥基金——廣東中醫藥大健康基金,總規模達300億元,重點支持中藥製造、中醫服務、中藥材加工、中藥材種植等領域,並適當拓展至醫療大健康領域。而固生堂作為率先上市的“中醫醫療服務第一股”在融資動作上積極發力,響應了政策鼓勵資金加大對中醫藥發展的號召,其成功上市亦為行業發展起到了相當的表率作用。

不難看出,固生堂作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民營診療領頭羊,其順應着《政策措施》從服務、人才儲備、產品創新等多方位指導,積極採取措施響應政策號召。如今不僅已經擁有了幾乎覆蓋全國的多家基層醫療機構、豐富醫師人才,還致力於中醫藥產品創新,為患者提供一個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在行業中構建了領先優勢。

3、結尾部分

在當前大國崛起的時代大背景下,不容置疑的一個趨勢是,國內一眾行業中一定會湧現出一大批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首屈一指,代表中國文化、企業經營理念的民族企業。

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藥學和傳統文化,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已經在我國醫學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這一領域憑藉得天獨厚的文化傳承優勢以及持續貫穿的政策風口,定會有世界級的大市值企業出現。遵循這一判斷,我認為投資者應該報以十二分的重視,高度關注這一領域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企業,尤其是在已經具備先發優勢和競爭壁壘的頭部企業中尋找更具確定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