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Market News

Market News

HomeMarket NewsDetails

AI研發陷入兩難:大佬聯名叫停,自由市場不答應

uSMART盈立智投 04-06 10:55

ChatGPT走紅後,人工智能成爲美國政界、商界共同的熱門話題。一方面,美國科技巨頭圍繞人工智能開展了開發競賽;另一方面,這一趨勢引起了倫理和社會責任上的討論和擔憂。

除了美國以外,歐盟各國對GPT的監管姿態也風雲突變。一時間,是否應該暫停高級AI的研發,成爲市場熱議的焦點。

受多方消息影響,截至週四收盤,美股AI概念股連續兩日遭受重挫,C3.ai累計跌超37%,BigBear.ai控股跌近30%,SoundHound AI跌超23%。

4月6日,港股Chatgpt概念股走勢低迷,百度跌超3%,美圖跌超6%,網易跌超1%,商湯微漲。

北京時間4月4日上午消息,據報道,超過1000位商界領袖聯名呼籲放慢ChatGPT這種更新、更強大的大語言模型的開發速度。但這封公開信卻引發了外界對簽名者的誠意的質疑,人們甚至懷疑,他們中的許多人根本不認同這封公開信中提出的原則。

許多業內人士確實認爲,像ChatGPT這樣強大的人工智能的確會對社會構成一定的傷害,但暫停6個月的開發似乎只是一廂情願,幾乎沒有現實基礎。

從OpenAI去年11月開始公測GPT-3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開發的高速列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發佈ChatGPT並啓動人工智能軍備競賽的那一刻,OpenAI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而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即使OpenAI想要停止人工智能的開發,也根本無法做到。

隨着個人和企業習慣於向ChatGPT、谷歌Bard和微軟新必應尋求各種問題的答案,需求已經足夠強大,迫使科技巨頭必須在這個充滿前景的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創造了一些我們暫時甚至永遠無法理解的東西,所以確實應該花點時間來了解這些系統。”創業公司Toggle AI總裁朱賽普·賽特(Giuseppe Sette)說,“但我們不可能這樣做。這個領域現在太熱了,從科技巨頭到中國市場,處處充滿競爭。”

開弓沒有回頭箭

至少從去年11月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成爲科技行業熱議的話題。OpenAI抓住機會擴大了與微軟的合作,在1月份將ChatGPT引入了必應搜索引擎。此後幾個月,它又推出了更新、更強大的ChatGPT版本——GPT-4。很快,這家公司又開放了平臺,引入了Slack、Instacart和Klarna等公司的插件。

爲了應對競爭,谷歌很快也推出了Bard大語言模型。隨後,中國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也宣佈將開發與ChatGPT競爭的產品。

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涌現出許多圖片生成程序,其中一些同樣由OpenAI開發,還有一些是類似於Stable Diffusion和DALL-E這樣的獨立程序。它們在藝術和時尚行業掀起了AI風暴。

商界領袖們在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新的人工智能模型,但卻並未闡述應當如何對待GPT-4這種業已存在的模型。

其他開發者認爲這不公平:暫停6個月開發只會影響剛剛起步的公司,而像OpenAI這樣的企業則可以藉此機會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其他創業公司則認爲,雖然那些呼籲放慢生成式人工智能開發速度的商界領袖的想法是對的,但他們卻不願因此放慢步伐。

當一項技術流行開來,天花亂墜的宣傳此起彼伏時,這種情況就不可避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出現,人們也已經體驗過大語言模型的威力,與其他曇花一現的技術創新不同,這種技術確實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

心有餘而力不足

執行方面同樣面臨許多障礙。

“所有人都在自由市場上爭先恐後奪取份額,誰會願意暫停開發?”風險投資公司VC Sapphire總裁兼聯合創始人賈伊·達斯(Jai Das)說,“魔盒已經打開,停不下來了。”

達斯表示,根本無法阻止企業祕密研發大語言模型,或者阻止科技巨頭研發人工智能技術。沒有一個機構會在這6個月的時間內逐一巡查每一家公司,調查他們是否在開發與算法有關的代碼。

這封公開信認爲,整個社會需要一些時間來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影響。倘若這種想法獲得廣泛支持,而放慢開發速度又無法實現,我們又當如何是好?

這並非不可能的任務,但的確需要依賴尖端技術中比較罕見的方式:通過廣泛的行業協議來確定相關標準。

“根本無法暫停任何事情,這不可能。”達斯說,“爲什麼不讓整個行業開啓對話,搞清楚怎樣才能避免公開信中提到的問題。”

科技公司是否會坐下來制定相關的標準?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我們或許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放慢速度,等等我們,但它已經跑在我們前面。

我們究竟能否阻止它?現在還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