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美經貿磋商會議在倫敦舉行,市場風險情緒升溫。
港股三大指數全天表現強勢,恆生科技指數一度大漲3.2%,收漲2.78%;恆指漲1.63%站上24100點上方,從4月低點上漲21%進入技術性牛市,近乎收復此前調整跌幅。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頭股等權重集體表現活躍助力大市走強;醫藥板塊大漲,創新藥概念股漲幅居前;新消費概念股再度活躍,泡泡瑪特再創歷史新高,半導體股、蘋果概念股、軍工股、穩定幣概念股、石油股、教育股等熱門板塊齊漲。另一方面,市場避險情緒降溫致金價下滑,黃金股逆勢下跌,鋁、銅等有色金屬股集體跟跌,啤酒股、汽車股、煤炭股普遍弱勢。
具體來看:
醫藥股漲幅居前,四環醫藥、雲頂新耀漲超12%,諾誠健華漲超11%,信達生物漲8%。消息面上,5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集中批準11款創新藥上市,其中7款爲1類創新藥。東吳證券認爲,2025年將成爲中國創新藥行業爆發式增長的元年,三大核心因素驅動行業進入至少3年的上行週期:一是創新藥重磅BD交易持續落地,首付款創新高;二是頭部企業將於2025年實現扭虧,行業盈利拐點顯現;三是國內創新藥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該行測算2030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4.1%。
稀土股爆發,中國稀土暴漲60%,創近三年新高。消息上,中美第二輪經貿磋商今日在倫敦舉行,聚焦關稅、科技、稀土。國泰海通證券此前指出,中國實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後,海外中重稀土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外價差快速拉大。國內出口許可證已經逐步下發,該行認爲國外漲價有望逐步向國內傳導。
半導體股走強,晶門半導體漲超8%,貝克微漲超6%,先思行、中芯國際漲超5%。消息上,中美第二輪經貿磋商今日在倫敦舉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將與中方代表會晤。據美媒稱,由於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美國工業與安全局負責監督出口管制,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可能會成爲這輪磋商的重要議題。
證券、保險等大金融股大漲,衆安在線、光大證券漲超5%,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漲超4%。中航證券表示,證監會覈準8家券商及子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爲中央匯金,標誌着行業整合進一步推進。此外,多家券商如國金證券、國泰海通、東方證券等披露股份回購進展,其中部分採用“註銷式回購”方式,以減少註冊資本、提升每股收益,增強股東回報。
黃金及貴金屬股回調,壇金礦業跌超6%,山東黃金、招金礦業跌超3%。消息上,上週五美國公佈的非農數據強勁黃金承壓。亞洲早盤,現貨黃金一度跌破3300美元/盎司。另外,世界黃金協會在上週週四發佈的月度ETF報告中指出,全球黃金ETF出現了19.1噸的資金流出,價值18.3億美元。報告中最大的意外來自亞洲,該地區錄得自2024年11月以來的首次資金外流。亞洲的黃金ETF報告了4.8噸的淨流出,價值4.89億美元。
汽車股走低,中國環境資源跌超4%,吉利汽車跌超2%,比亞迪股份跌超1%。
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7.17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賣出5.3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12.47億港元。
展望後市,建銀國際分析師此前預期,恆指下半年有條件突破25000點關鍵分水嶺,建議在第二季度逢低吸納,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高品質發展,精選科技、醫藥、高端製造和內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