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如何看待海外充电桩成长性和市场空间?

格隆汇 03-14 09:1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金研究,作者:曾韬、王颖东等

中金研究

我们认为,在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长及政策端补贴的刺激下,欧美充电桩市场享供需双侧共振、有望到达投建向上拐点;国产充电桩有望凭技术成本优势出海、享欧美放量红利。

摘要

欧美需求共振,海外充电桩市场快速增长。覆盘中国发展,我们发现政策发力有效促进充电桩建设。当前欧美市场充电桩政策显著加码,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其中1)美国市场:充电需求端,我们预计随着IRA法案落地与优质供给持续推出,美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或将加速增长。充电供给侧,美国IRA法案及NEVI计划等落地,政策力度显著增加。2)欧洲市场:充电需求端,我们认为随欧盟碳排放和2035年停售燃油车政策执行,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带动保有量增长。充电供给侧,欧洲多国出台补贴政策,大力推动充电桩建设,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侧重补贴快充桩建设。3)其他:澳大利亚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处低位,未来市场增长弹性较大。借鉴中国情况,我们认为海外市场供需两侧共振、有望迎放量机遇。

我们认为车桩比预测方式失之客观,因此主要基于欧美出行数据和充电桩服务效率来测算公桩需求,用保有量和配桩率来测算私桩需求。基于上述逻辑,我们最终测得到2027年海外新能源车充电设备增量空间有望达到759亿元,其中美国/欧洲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284/335亿元。

海外市场高成长、高盈利,国内桩企出海加速。海外市场需求高增,我们认为国产充电桩更具性价比、国内桩企有望享出海红利。此外,综合考虑当前格局与政策导向,我们认为欧美市场中能源公司、车企等大型B端客户或将继续扩大运营市场份额,而大B客户相比小型B端和C端客户更为优质稳定,能否切入其供应链成为国内桩企抢占先机的核心。

风险:海外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充电桩建设补贴力度不足;渠道拓展缓慢。

正文


欧美需求共振,海外充电桩市场快速增长


覆盘中国启示:政策发力迎行业拐点,快充占比提升为大势所向

覆盘中国充电桩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015年前的初步发展期,新能源车保有量仍较少,公桩投建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企主导,充电桩市场规模较小。2)2015年至2019年的扩张期,2015年前后,国家出台充电桩行业的指导意见与发展指南,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地方落实补贴政策;在补贴激励下,多家民企纷纷入局,积极投建充电桩,2015年和2016年新建充电桩数量同比高增87.8%和114.7%,充电桩保有量在两年间增长三倍。3)2020年至今,在新能源车销量带动下,桩企逐步从补贴主导转向盈利主导,行业迎来新一轮投建热潮,直流桩占比显著提高。

图表1:中国充电桩发展覆盘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乘联会,政府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与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中国新增充电桩数量与新增同比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中金公司研究部

政策发力有效促进充电桩建设。2014年11月《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出台,首次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与充电设施补贴挂钩;2015年发改委、工信部等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车桩比达到1:1的发展目标,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国内开启大规模充电桩投资建设,2015年投建超五万根充电桩,带动充电桩保有量翻倍;2016年、2017年分别投建11.3万根、24.2万根,复合增速超100%。

图表4:中国充电桩政策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多,快充占比提升为大势所趋。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高增,新能源车保有量从458万辆上升至1436万辆。在保有量提高的带动下,充电桩投建明显加快,2021年和2022年充电桩年新增量分别同比上升102.7%、177.0%。同时,桩企运营逐步转向盈利导向,快充需求相应提高。截至2022年,直流快充占公桩保有量达42.3%,相较2015年18.3%显著提高。

图表5: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及公共车桩比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国充电联盟,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公共充电桩直流快充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市场或迎政策与保有量双击,带动充电桩建设持续向好。当前海外市场充电桩政策显著加码,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借鉴中国充电桩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海外市场有望迎放量机遇,充电桩行业景气持续向好。

美国:政策供需发力,助力公共充电网络建设

现状:公共桩投建不足,直流快充占比仍低

美国公共充电桩建设滞后,车桩比已达高位。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2022年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3.1万个,新能源车保有量约330万辆,公共车桩比由2011年的5.1逐渐上升至2022年的25.1;2022年美国新建公共充电桩23,585个,同比下降24%,而同期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3%,公桩建设相对滞后。同时,美国充电桩仍以交流慢充为主,2021年北美地区新增快充桩中快充桩仅占25.8%。

图表7: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

资料来源:BNEF,美国能源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北美新增充电桩功率结构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充电场景多为家中,公共场景占比有望提升。据麦肯锡调研,2021年美国新能源车64%的充电均在家中,公共场景相对较少,可能的原因为当前购车用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随车配桩比例较高(据麦肯锡调研,70%的司机可能会安装家庭充电系统)。据凯利蓝皮书,2022年底美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为61488美元,而燃油车和卡车的均价低于5万美元。我们预计,随着新能源车降本与受众下沉,以及政策端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力,美国公共场景充电占比有望提升。

需求: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保有量增长抬高充电需求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美国电动化有望加速。美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自2022年以来维持较高增势,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3%,2022年12月单月渗透率首次达到8%。往前看,我们认为美国市场2023年有望迎供需共振,渗透率有望加速上行:

需求端:IRA法案于2023年正式实施,我们认为该法案维持现行政策7500美元/车税收抵免上限,但扩大新能源车补贴范围,将小型SUV(此前属于非SUV的其他车型)纳入SUV范围,小型SUV车型获得补贴的最高售价限额从5.5万美元提升到8万美元,并取消单一车企20万辆补贴额度限制,我们认为特斯拉、通用有望重获补贴申请资格。考虑到上述内容,我们认为IRA法案有望对终端需求形成重大催化。此外,2023年1-3月为窗口期、不考核金属矿物和电池组件生产地要求,我们理解如果满足车辆在美组装以及相关要求、消费者便有望拿满7500美元税收抵免,我们认为窗口期或在短期激发美国市场需求。

供给端:特斯拉德州工厂已于1H22投产、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进一步释放产能;同时,传统车企福特、通用、现代、丰田等亦计划在2023年继续推出电动新车型,促进新车消费需求释放。

图表9:2022年美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保持较高增速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美国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提升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速向上,充电需求随之提升。我们测算,2022年美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310万辆,同比增长39%。我们预计,随着IRA法案落地与优质供给持续推出,美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或将加速增长,2027年有望接近两千万辆,五年CAGR超45%。

图表11:美国新能源车保有量预测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给:多重政策加码,公桩建设有望快速增长

IRA法案及NEVI计划落地,政策力度显著加码。我们认为,2023年开始正式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简称IRA,下同)和2023年2月15日正式生效的《国家电动汽车基础建设计划》(简称NEVI,下同),前者对充电设施建设提供税收抵免,后者提供资金补贴,均有望降低投建成本、刺激美国公桩建设加速。

国家电动汽车基础建设计划(简称NEVI,下同):NEVI投资50亿美元用于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资助充电桩符合本土化要求,可资助高速公路沿线公共桩涉及采购、安装、网络连接、运维和数据共享最高80%的成本。此外,充电和燃料基础设施竞争性赠款计划(简称CFI,下同)针对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亿美元,结合上述NEVI的50亿美元、美国政府希望在2030年前建成50万个充电桩。

IRA:法案将商业充电站税收抵免金额从3万美元扩大到10万美元,我们认为10万美元或将有效降低约3个左右快充桩的购桩成本。

图表12:美国充电桩政策

资料来源:美国白宫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洲:燃油车禁令促进需求,充电建设补贴激励供给

现状:车桩比升至高位,充电设施分布不均

多数仍为私充桩,公桩建设相对滞后,快充占比较低。与美国相似,欧洲随车配桩率达70%以上,充电场景多为家中,导致当前私桩占比约85%,公桩建设相对滞后。根据BNEF数据,2019-2021年欧洲各国公共车桩比均呈上升之势,截至2021年欧洲各国车桩比基本均超过10。从车桩比来看,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分布并不均衡,荷兰政策相对激进,车桩比持续多年低于4,而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家的车桩比已高达25+,公共充电桩较为紧缺。功率方面,存量公共充电桩多为慢充桩,50kW及以上的快充桩和超快充桩占比仅12%。

图表13:欧洲部分国家公共车桩比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2021年欧洲公共充电桩存量结构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增长,保有量稳步上升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创新高。根据Marklines数据,2022年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新能源车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销量同比增长15%;自2022年8月以来,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进入复苏通道,12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数据同比增长47.5%、增幅走阔,新能源车渗透率达37.9%,创下单月新高。

新能源车渗透水平仍不均衡,尚存较大提升空间。欧洲各国电动化进程并不均衡,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政策激励力度较大,新能源车渗透率相对较高;而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新能车渗透率仍低于30%,我们认为这些国家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存较大提升空间。

停售燃油车政策出台,促进渗透率继续提升。当地时间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根据协议,到2035年欧盟27国将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按照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协议还设定中期目标:与2021年的水平相比,在2030年实现燃油轿车减排55%,远高于现有的37.5%的目标,另外小货车要实现减排50%。我们认为,该协议明确燃油车停售时间、有望加快欧洲电动化转型,进而促进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图表15: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彰显韧性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欧洲八国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速向上,充电需求随之提升。我们测算,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保有量达785.7万辆,同比增长47%。到2027年,我们预计欧洲新能源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900+万辆、五年CAGR达31%。

图表17:欧洲新能源车保有量预测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给:多国加大补贴力度,充电桩建设提速在即

欧洲多国出台补贴政策,大力推动充电桩建设。2022年来,欧洲多国出台政策、提升针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充电桩的补贴金额和税收优惠,在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购买和建设充电桩可获得高达40%-80%的补贴;同时德国、西班牙等部分国家针对功率较高的直流快充桩提供更高比例或额度的补贴,以激励快充桩的投建。

图表18:欧洲部分国家充电设施政策

资料来源:各国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其他市场:澳大利亚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处低位,未来市场增长弹性较大

澳洲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政策出台促需求。根据vFacts数据,2022年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一年,共售出约33,410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1%、相比中美欧市场仍处低位。为加快交通电动化发展,2022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新能源车和充电桩的相关政策。新能源车方面,根据2022年11月发布的减税法案,雇主为员工配备电动汽车时可减税至多12,500澳元,而个人购买电动汽车可以节省4,300澳元;充电桩方面,“未来燃料”战略发布,该战略承诺提供1.78亿澳元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出充电站和加氢站。我们认为,澳洲市场具备较大增大潜力,相关政策有望促进澳大利亚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进而激励充电设施建设。


市场空间:基于欧美出行数据和充电服务效率测算设备需求


测算逻辑:从出行数据和充电服务效率出发,测算充电需求和设备需求

我们认为仅使用车桩比预测数据来计算公共桩保有量、进而得到公共桩增量需求的方式失之客观,并且该方式无法反映出行数据改变,以及充电桩功率提升带来充电服务效率改善对于公桩增量需求的影响。因此,我们主要基于欧美出行数据和充电桩功率改变的角度来测算公桩需求;对于私人桩,我们主要用保有量和配桩率进行测算,考虑替换需求后得到私桩设备年度增量空间。基于上述逻辑,我们最终测得到2027年海外新能源车充电设备增量空间有望达到759亿元。

公共桩:我们基于对欧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预测,考虑运营车辆占比、私桩配桩率等假设,参考欧美当前居民出行数据,分别测算运营车辆和非运营车辆的公共充电需求;根据充电需求,我们对充电桩平均功率和平均使用率进行假设,考虑使用寿命、得到公共桩设备新增需求量,并结合充电桩售价假设,最终测得公共充电桩设备销售增量空间。

私人桩:我们基于对欧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预测,分别考虑运营车辆和非运营车辆的配桩率,结合充电桩售价假设,测算私桩设备销售增量空间。

图表19:公共桩增量需求测算逻辑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海外充电桩设备增量空间预测

资料来源:Marklines,美国能源部,PWC,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国:2027年充电桩设备空间有望接近300亿元

参考上述逻辑,我们测算2027年美国充电桩设备销售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84亿元,其中公共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62亿元,私人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122亿元。

图表21:美国充电桩市场测算

资料来源:Marklines,美国能源部,PWC,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洲:未来五年充电桩设备空间有望增至335亿元

参考上述逻辑,我们测算2027年欧洲充电桩设备销售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35亿元,其中公共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34亿元,私人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201亿元。

图表22:欧洲充电桩市场测算

资料来源:Marklines,《Comparing the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ptions in Europe》(Lukas Lanz等,2022),PWC,中金公司研究部

其他市场:未来五年充电设备空间有望超百亿元

对于欧美以外的海外市场,我们基于新能源车保有量预测,分别根据车桩比和配桩率角度测算公共桩和私人桩设备增量需求。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除中美欧外其他国家/地区的新能源车保有量仍较低、仅120万辆左右;我们认为这些国家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处低位,未来新能源车保有量有望快速增长,带动充电桩市场扩容。我们测算,2027年其他国家的充电桩设备销售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40亿元,其中公共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到96亿元,私人充电桩市场空间有望达44亿元。

图表23:其他海外国家充电桩市场测算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市场高成长、高盈利,国内桩企出海加速


海外市场需求高增,国产充电桩更具性价比、有望享出海红利

供需双侧共振,海外市场或达向上拐点。我们认为在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长及政策端补贴的刺激下,欧美市场享受供需双侧共振、有望到达充电桩投建向上拐点,我们测算2027年海外充电桩设备空间有望达到759亿元。

海外桩企成本较高、产品技术迭代较慢,国产充电桩更具性价比。我们认为,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充电桩企成本高、产品迭代缓慢,国内充电桩更具备价格端和技术端的优势。

价格:从售价端来看,以120-150kW大功率直流桩为例,海外一线品牌 ABB、Traditions 等售价约1.7-2元/W,海外区域性二线品牌售价约1.3-1.5元/W,而国内企业售价仅0.3-0.4元/W左右;以30kW充电模块为例,按照30%销售毛利率和50%成本测算、海外充电模块售价或为0.5-0.7元/W,而国内充电模块售价仅为0.11-0.13元/W;

技术:从当前保有量来看,海外主要以交流桩为主,直流桩功率普遍在43-150kW,而国内超充桩功率已达到480kW(如小鹏S4超快充桩)、充电技术上具备领先性。

技术成本优势下,国内充电桩企业有望享出海红利。

美国:政策要求申请NEVI和CFI补贴的充电桩,其组装和外壳需在美国本土进行,且2024年7月以后充电桩全部成本55%的组件需在美国本土制造。我们认为本次补贴额度大、有望显著激发美国公共桩建设热情,短期看,国内公桩企业受本土化制造要求,无法直接出口或代工,后续待法案细则落地、未来国内桩企考虑出口产品与本土产品性价比,仍有可能代工出海、享受美国公桩建设放量红利。此外,美国私桩建设受到IRA税收抵免激励,且无本土化要求,我们认为国内企业仍有提供私桩代工的机会,甚至可以考虑构建美国本土销售渠道、直接销售自有品牌。

欧洲:我们认为欧洲公桩建设受益于各国补贴政策,且无本土化要求,国内桩企有望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出海替代,为ABB、西门子、施耐德等提供代工,充电模块供应商同样有望出海供货。此外,英国、德国等国家同样对私桩给予补贴,国内桩企可以通过代工或自有品牌出货。

图表24:国内外桩企售价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吿,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5:欧美充电桩功率占比(2021年新增)

资料来源:公司公吿,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前海外运营商普遍亏损、降本诉求较强。美国龙头桩企ChargePoint、Blink Charging、EVgo的2021年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10.14%、-265.85%、-404.39%;加上政府补贴的净利率仍为负值,分别为-54.9%、-263.2%、-26.6%,处于深度亏损状态。一方面,海外新能源车保有量仍较低,且分布不均,导致公共充电桩利用水平较低,运营商收入不佳;另一方面,海外购桩成本较高,导致前期所需投资较大。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出海可为海外运营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有效解决其降本需求。

图表26:美国充电桩企2021年盈利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吿,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充电桩出海,认证、渠道、资金构建多重壁垒

短期来看,国内桩企和充电模块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存在壁垒。我们认为海外市场短期存在认证、渠道、资金多重壁垒。

认证:海外对性能、质量、可靠性要求更高,其中出口欧洲需要通过CE认证;美国需要通过UL认证,且公用事业侧项目需要供应商进行额外认证、拿到政府准入许可。整体认证难度为UL>CE>国标,美国壁垒最高。同时,能源公司、电网公司、车企等大型B端客户有自己的认证体系,认证周期6个月到1年不等,并会对供应商进行一系列验证、场审,考核供应商的制造能力与持续供货能力,进一步抬高技术认证壁垒,我们预计国内部分技术实力较弱的小型桩企难以进入供应链。

渠道:可细分为大型B端、小型B端和C端市场。大型B端客户包括各个国家的电网公司、地方能源公司、车企等。除直接供应大B端客户以外,国内桩企也可向小B端客户运营商和C端市场渠道供货。对于运营商而言、场址是核心要素,考虑到场址具备较强区域属性,我们认为海外运营商格局或将呈现区域集中且长尾化的态势,不同区域会有地方性的优势运营商存在,因此国内桩企若想拓展海外小B端运营商,需要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挖掘客户。此外,对于C端市场,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出海需要建立海外线上线下销售和售后渠道,同时打造自身品牌,这些均需至少1-2年大额投入,而已有业务渠道的复用或将成为先发优势。

资金:认证、渠道建设和维护均需要资金支持。其中,欧洲CE认证需要50-60万元左右、美国UL认证需要100万元以上;此外,无论B端还是C端市场,渠道开拓和品牌建立均需要前期大额投入,且在海外市场做自有品牌直接供货需要提供一定年限内的售后,因此要斥资建设本地售后团队。

图表27:全球各地区认证标准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各公司公吿,中金公司研究部

公共事业侧逐步发力,大型B端客户有望成为投建主力

海外大型B端客户或将成为未来投建主力。2021年欧洲充电运营格局分散,同时大型B端客户相对份额占优,美国充电运营格局更为集中、且纯充电运营商的份额最大。我们认为,综合考虑当前格局与政策导向,欧美市场中能源公司、电网、车企等大型B端客户或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国内桩企,海外大B客户相比小型B端和C端客户更为优质稳定,能否切入其供应链成为国内桩企抢占先机的核心。

欧洲:根据BNEF数据,2021年欧洲运营商较为分散、CR5合计份额仅27%;从运营商背景来看,纯充电运营公司占比仅38%,电网公司、地方能源公司、政府、车企等大B客户份额占比较高。我们认为能源公司等大型B端客户有转型需求,具备资金、场地等优势,后续有望成为投建主力;我们发现部分大型B端客户已有充电桩建设规划,例如大众集团规划到2025年在欧洲建设1.8万个充电桩、远期愿景是向欧洲提供40万个充电桩,BP计划到2030年前在全球建设10万个超充桩,壳牌希望到2025年运营超过50万个充电桩。

美国:根据BNEF数据,2021年美国Charge point等第三方纯充电运营商市占率最高,特斯拉等车企其次;美国充电运营整体集中度较高、CR5合计份额超74%,但呈现长尾趋势、小型区域性运营商较多。我们认为,美国政策端相对侧重高速公路等公共事业场景,而大型B端客户在上述场景具备场址和资金优势、后续有望持续受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部分大B客户的充电桩建设规划,包括通用汽车与EVgo合作规划在高速公路建设2,000个350kW充电桩、与FLO合作规划到2026年在社区内建设4万个公共桩,特斯拉计划将美国超充桩数量翻倍,平治与ChargePoint合作在美国和加拿大建设2,500多个直流快充桩等。

此外,我们认为电运营本身需要当地优质场址资源,而场址具备较强区域属性,因此市场发展整体呈长尾趋势、欧美市场小型区域运营商仍会维持一定份额。

图表28:欧洲运营商类型拆分(2021年)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欧洲运营商格局较分散(2021年)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0:美国运营商类型拆分(2021年)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1:美国运营商格局头部集中,但呈现长尾趋势(2021年)

资料来源:BNEF,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欧美本土主要充电桩制造企业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Yahoo Finance, 各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资建议:出海业态与储能具备相似性,重点关注切入大B供应链标的


充电桩出海业态与储能具有一定相似性。充电桩出海客户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能源公司、车企、电网为代表的大型B端客户,二是区域性运营商为代表的小型B端客户,三是C端用户侧。我们认为,大型B端客户对技术和认证要求较高,资金实力较强,看重供应商的稳定供货能力与即时响应能力(售后),并能够接受较长的投资回收期,此类客户业态类似大储,供应商需具备足够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壁垒在于供应链认证和持续供货能力;而小型B端客户与C端用户则类似工商业储能与户储,其中小型B端客户多为运营商、整体格局趋于分散,更加考验供应商对渠道的挖掘和拓展能力,而C端用户主要通过线上、线下商场等渠道购桩,除铺设渠道外、品牌力也对客户选择有一定影响。

我们认为,大型B端客户认证壁垒高、更加看中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保供能力,且其订单周期相较更长,因此该细分赛道竞争格局相对更优,率先切入大B客户供应链的国内桩企有望在享受欧美公桩建设放量红利下仍保持较好盈利。

此外,我们认为面向小型B端客户和C端市场认证顺利、渠道拓展领先的国内企业同样有望在海外市场高速增长阶段同享红利。


风险提示


海外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是充电行业参与者买桩建站的驱动力。如果海外新能源车销量低于市场预期,充电桩投资建设或将放缓,进而影响国内桩企出海销售。

充电桩建设补贴力度不及预期。海外充电桩终端售价较贵,充电运营商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若当前宣布政策补贴时间较短或资金池体量较小、导致补贴力度不及预期,充电桩投资建设力度或将放缓,进而影响海外市场充电桩投建放量。

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部分国内充电桩企业此前并无出海经验,因此面向较为分散的小型B端运营商渠道或者C端商超渠道的拓展可能较为缓慢,导致企业充电桩出海放量节奏相对较慢、不及预期。

注:本文摘自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3月12日发布的《充电桩系列报吿1:如何看待海外成长性和市场空间?》

报吿分析师:曾韬SAC 执证编号:S0080518040001;王颖东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90002;杜懿臻SAC 执证编号:S0080122070112;季枫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7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