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Market News

Market News

HomeMarket NewsDetails

2400億元!三大航企狂買近300架飛機,瘋狂掃貨的背後釋放什麼信號?

格隆匯 07-02 12:32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的不斷優化,特別是在全國行程卡“摘星”消息之後,航空機票、旅遊景區、餐飲酒店霸上了搜索熱潮,由此消費復甦概念也大有回暖之勢。

這不,昨晚民航業迎來一個大消息。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相繼公吿與空客公司簽訂購買協議,將分別向空客公司購買96、96、100架A320NEO系列飛機,基本價格分別約為122.48億美元、122.13億美元、127.96億美元,共計將達372.57億美元,總價摺合人民幣逾2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三年來中國民航業首次宣佈如此大規模的客機訂單。


瘋狂掃貨的背後


對於“豪橫”出手狂買飛機一事,三家航空公司紛紛給出的解釋是:基於對於民航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

南方航空稱,本次飛機交易符合公司的機隊發展策略,經公司綜合評估,當前是飛機引進談判的有利窗口期,公司利用當前時機有利於爭取更佳購機條件,本次飛機交易有助於增強本公司市場競爭力。
中國國航稱,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十四五規劃發展和市場需求,有利於本公司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本次交易將擴大本集團機隊的運載能力。新飛機引進將集中在2024年以後,部分為滿足機隊老舊飛機退出的更新需求,實際淨增速度將維持在可控範圍內。本集團預計本次交易可使得本集團運營成本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利於為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適的高水準服務。
東方航空表示,中國航空市場仍將保持長期向好的趨勢。公司需提前對機隊運力進行規劃和儲備,而在本次引進飛機交付期間,公司部分存量窄體飛機因機齡較大以及租賃到期等原因將陸續退出,因此公司本次購買的100架飛機將部分起到對存量機型的置換更新作用。

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以來,航空業整體一直處於萎靡態勢,不過近期行業似乎要迎來拐點。

一方面,自6月以來,防疫政策不斷調整優化,出行放寬6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再次重申9不準,要求各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9不準要求,不準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管控時間。6月28日出台的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縮短了對密接人員、入境隔離人員的隔離管控期時間,對於出行的信心提振強。6月29日,工信部宣佈,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

另一方面,航空運輸市場也呈現出明顯的復甦態勢。據此前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6月後,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加快,單日航班量由月初的6489班增加至最高10609班,單日旅客運輸量由月初的44.5萬人次增加至最高89.6萬人次。航空運輸市場復甦態勢明顯,市場信心進一步提振。

另外,近期多家航司公佈了新增國際航班的計劃,國際航線市場持續恢復。其中,南方航空計劃從6月開始,陸續恢復7條國際航線,通航國家由20個增加至27個,國際航班將由每週36班增加至每週48班(往返計為2班)。6月20日起,中國駐法國、澳大利亞、印尼、挪威、西班牙、美國等多國使領館也同步放寬了赴華簽證政策。同時,民航局日前調整了赴華國際航班熔斷政策,國際航班熔斷規則中確診旅客人數統計日期自航班落地後7天調整至5天。

行業會“起飛”嗎?


隨着復甦的步伐加快,行業會否迎來底部佈局機遇呢?

先看一則預測數據。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宣佈提高航空業2022年財務業績展望。國際航協預測,2022年,全球航空業虧損將減少至97億美元,比2021年10月預測的虧損116億美元有所改善,淨虧損率為1.2%。這與2020年和2021年相比有巨幅改善,預計2023年全行業可實現盈利。

據預測,2022年,全球航空業收入將達到7820億美元,是2019年水平的93.3%。2022年運營航班總架次將達到3380萬架次,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86.9%

對於後市展望,浙商證券指出,航空方面,隨着國內完全復甦,大航可以扭虧、小航可以盈利,若國際完全復甦,將體現強週期彈性。機場方面國內復甦可扭虧,國際復甦將體現消費屬性,強議價權,及高利潤彈性。

中金公司認為,後續若國內疫情穩定、防疫政策不斷優化,疊加國際線政策穩定放開,民航國內國際線客運需求有望加速修復、綜合相對受限的機隊運力增長以及政策提升票價彈性,航企有望釋放盈利彈性。建議持續關注春秋航空、三大航,其中短期關注受益華東/華北地區經營修復的航企、長期關注國際線佔比較高的航企。

國信證券認為,目前我國民航國內線市場航班量處於爬坡期,也是常態化防疫措施進一步優化後的第一個旺季觀察期,如需求恢復順利,7月中旬後國內線航班量就有望接近甚至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連續的運力低增長為民航業供需反轉創造先決條件,如有朝一日需求恢復,民航運價向上彈性大,業績有望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