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Market News

Market News

HomeMarket NewsDetails

吉利:自主品牌+代工之王?

格隆匯 02-27 17:49

最近吉利大動作頻頻,接二連三地攻城掠地,擴張朋友圈。

先是宣佈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沒隔兩天和“代工大佬”富士康握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緊接着選擇了和“話題之王“賈躍亭有關的法拉第未來(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然後吉利宣佈與鵝廠騰訊合作,以推動數字化變革;並且敲定由力帆代工吉利的換電新能源車。

此外,吉利計劃於今年成立一家新公司,專注電動汽車。而前天,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佈,雙方達成最佳合併方案,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在汽車新四化方面深化合作,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

從一月開始,一番操作使人眼花繚亂。吉利,有這麼值得期待嗎?

説説吉利

吉利汽車(0175.HK)於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旗下擁有吉利汽車、領克、幾何、沃爾沃、極星等多個汽車品牌。可以看到公司品牌從低端、中端、高端燃油車,到中端電動車、高端電動車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全方位佈局。

從公司股權結構來看,李書福和李星星分別持有浙江吉利控股91.08%和8.92%的股權。浙江吉利控股旗下持有北京吉利凱盛國際投資(100%)、Proper Glory(68%)、浙江豪情製造(100%)、浙江吉利汽車(71.05%)以及上海華普汽車(90%)的股權。Proper Glory是吉利汽車的直接控股公司,持有吉利汽車26.87%的股份。

在戰略佈局上,可以看出吉利的野心很大。

從2005年開發FE平台開始到現在,公司形成五大模塊化基礎架構平台體系佈局,SPA(覆蓋高端中大型車)、CMA(覆蓋 A0 到 B級車)、BMA(覆蓋 A0 到 A+級車)、AMA(新能源車專屬平台)及 SEA 浩瀚架構(A 級車到 E級車純電動全尺寸覆蓋,由PMA 升級而來),覆蓋多種車型及燃油和電動等不同動力。

吉利的銷量

從2014年至2019年,吉利乘用車市場市佔率從 2.2%增長至10.52% ,成為自主品牌市佔率第一。除了2020年初被疫情影響銷量下滑,吉利的乘用車銷量整體呈上漲趨勢。

2020 年吉利銷量 132.02 萬輛,同比下降 7.13%;2021 年隨着新車上市,預計銷量同比增長 22%左右。吉利的銷量結構改變過程中分三個階段。

2012 年吉利發佈首款 SUV 產品,當年 SUV 佔總銷量比重 6.37%。

吉利的邏輯看點

1、和大公司們強強聯手

最近吉利的合作伙伴,就已經足夠吸引人。

a) 吉利的合作對象百度,是自動駕駛方面的“優等生”。2020年3月,Navigant Research(NR)發佈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顯示,百度不僅是中國唯一一個上榜的企業,更是與Waymo、Cruise和福特自動駕駛子公司並列為“領導者”。

根據北京市公佈 2020 年自動駕駛路測數據,當年度各企業在京路測的總里程達到 117 萬公里,百度獨佔其中的 96%,全年用 55 輛車跑了 112 萬公里。從數據可以看出,百度已經積累了高於同行的路行數據。作為國內唯一一個純視覺自動駕駛系統的科技公司,吉利的整車廠+百度的Apollo系統,無疑是1+1>2的效果。

b) 吉利選擇與富士康合作,是看透了即使汽車行業在經歷巨大變革,但是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只有有規模的公司會活下來,而代工是提高規模效應的方式之一。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旗下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產品2020年總銷量僅為6.81萬輛,與三家造車新勢力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若是不變革,怕會淹沒在行業的洪流中。於是1月13日,吉利與富士康官宣稱,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可以看出李書福通過攜手富士康,想要積累更多的代工經驗降低成本、發展下游客户,進而提高自家的品牌溢價和品牌質量。同時不排除,蘋果的Apple Car會與富士康-吉利合資公司合作的可能性。

c) “流量C位“ FF也進入吉利的朋友圈。

1月29日,吉利官宣與FF合作,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並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吉利發佈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96%、78.03%、59.45%和45.18%,呈下滑趨勢。一旦代工生產上了規模,吉利的閒置產能也將被進一步優化利用。

再者,賈躍亭是自帶話題的男人,FF要借殼上市的消息一經報道便霸佔了各大新聞頭條。李書福這次的商業戰略和以往傳統車企低調的風格不同,更像互聯網出身的三家造車新勢力的風格,吸引流量,獲得消費者更多的目光,不再默默無聞只管悶頭苦幹。對於上市公司吉利汽車來説,兩個合作無法產生直接的業績貢獻。但是隨着合作方加入,車型與銷量增加後,有利於提升整體規模效應和採購規模,降低成本。

2、SEA浩瀚平台

SEA 浩瀚架構於 2020 年 9 月正式發佈,是以提高用户出行體驗為核心的原創純電架構。SEA浩瀚的兩大核心能力,是吸引百度、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的主要原因。

一則SEA 平台是全球最大帶寬的智能純電架構。可以打造 A-E 級車全尺寸汽車,即轎車、SUV、MPV、皮卡、轎跑、無人駕駛 robotaxi 等全部造型。

二則它是全球高效的智能電動車解決方案。科技公司像蘋果/百度選擇和大型整車廠合作,就是為了縮短新車型開發到上市的時間。整車廠在造車這件事上具有新勢力無法比擬的核心能力優勢,比如傳統機電能力優勢、傳統品質控制優勢、成本控制優勢等。傳統的軟件開發週期需要36-44 個月,無法快速更新迭代的用户需求,浩瀚平台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使得汽車軟件開發時間至少縮短 50%。

官方介紹,浩瀚架構不僅能使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大幅提升至700公里,還能保障動力電池20萬公里內無衰減。SEA的OS系統不僅能夠連接2B的業務,個人用户也可以進行定製化開發。

3、領克品牌

在官方發佈的介紹中,領克ZERO相比ModelY/3、比亞迪漢、小鵬等有較大的軸距;700KM的續航就算打個八折也算是中上等水平了;4秒零百加速完全不遜於同行;芯片搭載的是Mobileye Q5(25TOPS)雖然比不上特斯拉Autopilot (144TOPS)的算力,對比Mobileye Q4(2.5TOPS)已經高出十倍。電池組能量110Kwh, 明顯高於同行。

但電池具體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或者其他燃料電池並未透露,電動車普遍的冬季耗電續航問題有待考察。

性能的最後便是價格了,領克ZERO的價格現在暫時沒有消息,按照吉利自己的分類,領克品牌主打10-20萬的中端市場,如果ZERO對標漢和Model 3,高出均值的價格可能並不會討喜。

2020年,吉利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即使行業受到疫情衝擊,領克銷量卻逆勢上漲,2020年銷量高達17.55萬輛,同比增長 36.97%。領克市佔率從 2017年0.03%上升至2020年 0.9%左右,領克汽車將充分利用沃爾沃海外渠道和售後網絡,擴大市場至全球用户。領克ZERO將於今年下半年交付,隨着新車上市,預計 2021 年領克品牌收入同比增長 28%左右,貢獻投資收益會逐步增加。

吉利的預期

預計吉利2021 年銷量將超過 160 萬輛。增長邏輯依賴於1. 星瑞12月銷量 1.2 萬,上市僅兩個月就成為吉利汽車單月銷量第四大車型。截至到 1 月初,星瑞從上市以來已經接受 2.8萬多輛訂單,已交付 1.9 萬輛,已經付1.9萬輛中65%屬於高配車型。預估星瑞月銷量在 1.5 萬以上,衝擊中國轎車銷量前五,與大眾、豐田一較高下。

2.在 2021-2022 年吉利計劃發佈至少 4 款新車,包括領克 zero、領克中大型 SUV(SPA平台)EX11、新帝豪、新博越等。當中帝豪和博越一直是吉利的核心車型,此次換代後,有助於銷量進一步突破。

預測吉利 2020-2022 年收入分別為912.27 億元、1031.27 億元、1153.73 億元,分別增長-6.3%、13%、11.9%;淨利潤分別為79.43億元、98.1億元和116.76億元,分別增長3.01%、23.51%和19.03%。PE分別為22X,18X和15X。

寫在最後

5年前,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宣佈“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整體銷量超90%”,最終打了臉。2020年,在吉利的新能源車版圖中,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2020年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在總銷量中僅佔5.16%。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華銷量已達13.74萬輛,就連僅成立6年多的造車新勢力蔚來也取得了4.4萬輛的銷量成績,眼看馬上就要追上吉利了。

若是吉利的管理層不思變、不改革,老車企也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李書福的新計劃中,未來吉利將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同時,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我們可以看到吉利開始揚長避短,主推純電動車,不斷強大SEA浩瀚平台,再拉上百度、富士康以及FF等科技公司和代工廠。把自己的平台開放起來做代工,擴大規模,提高品牌名聲和質量。未來新能源汽車公司可能會存在兩種形式,一種像百度、特斯拉主推自己的軟件系統,另一種像吉利、富士康不斷蠶食代工市場的蛋糕,選對賽道,或許吉利就是下一個代工之王。

有人説新能源汽車就像蘋果,而傳統燃油車像諾基亞。當蘋果的智能機最開始出現時,它確實存在很多不完美,但是年輕人們的特性有一點在於:總是懷抱着對科技的美好憧憬,不斷地去追求新事物、新技術。當新能源汽車行業由政策推動轉為市場選擇時,這種熱愛和追尋會一直推動行業向前發展。2021 年是吉利汽車科技轉型與智能電動車發展的全速之年,銷量與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並且吉利的所有產品將開始混動化、智能化、電動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期待更多的國產品牌羣雄逐鹿、百花齊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