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今天市场的重要信息:宁德、药明!

格隆汇 02-08 22:30

作者 | 明野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今天又是创业板大跌的一天!

今天就主要说下宁德和药明的事

首先是宁德盘中跌9个点,大部分还是来自市场对国家政策走向的恐慌。昨天市场传:钢铁工业碳达峰目标延缓。其实在去年十二月的时候,当时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就有碳中和降温的趋势,为稳增长让道。

所以就像昨天说的,今年市场上半场,主要还是稳增长,下半场是看PEG选成长。

盘后看了一圈市场的解释,也比较苍白:“觉得是短期纠偏,目标是稳增长和释放上游产能。碳中和会越来越市场化,利好新能源占比的提升(性价比在持续向好);更重要的是,其利好能评等手续快速落地,新能源上游产能将加快落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中期矛盾。”

首先有个前提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国家的政策是希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电动车的行业要求是2025年实现电池车的渗透率25%以上。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2.6%,1-12月渗透率14.8%。市场普遍预计2022年市占率就可以达到23%左右,那么25%这个目标就并不遥远也并不难实现。

稳增长的策略其实单看今年一年是对电动车行业没有影响,补贴政策已经出台了,一直到22年年底是不会变的。但是市场的预期会不会改变?会不会影响宁德这样成长股的估值体系形成杀估值?最悲观的假设就是国家为了稳增长,去推迟碳达峰的时间或者说25年25%以上的渗透率往后推一推(因为比较容易实现。)而形成大面积的杀估值。新能源里面,电动车比光伏格局要好的一点在于:电动车现在是to C的市场,而光伏是完全国家政策推动的。基本面上,电动车被政策影响的韧性要更强一些。

当下比较大的风险在于:需要关注国家政策风向对市场资金的影响。

而能够稍微稳住电动车行情短期有两件事:一个是销量,关于电动车的基本面,1月主流车企的销量以及宁德1月的排产都是好于市场预期的。需要关注Q1电动车的销量在90万辆以上,那么全年550万辆以上就有保障。

二是美国市场是新能源向上第三阶段的关键,关注美国重建美好法案的进展情况,BBB法案的落地是目前除了宏观大环境,对锂电板块最重要的事。这几年主要就是中美欧三核驱动,回溯前两年,行情始于2019年底欧洲补贴发力,加速于2020年欧洲销量超预期,高潮于2021年中国超预期。现在2022年需要新的美国市场顶上。



其次是关于CXO的,昨晚“联邦公布”网站信息显示,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更新的“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并将在2月8日挂网公开。在这份“未经核实名单(UVL)”中,增加了33家中国单位,CDMO公司药明生物和药明生物(上海)在列。

此信息直接导致药明生物大跌,盘中停牌,还带动了CXO板块下杀。

在现在这种弱势的市场环境下,都是不管基本情况,只要负面,先杀再说。比如年前传教育方面的一个负面信息,虽然最后被证伪是假的,但是不妨碍股价先腰斩再说,至于之后能不能反弹到原位,之后再说。

现在市场环境就是这样的,所以左侧还是很危险的,而且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这到底是一个个例,还是一个打击CRO的开始,可以从2月24日的拜登政府“供应链安全报吿”看出后续方向,不急。

从目前信息看,政策没那么负面:不同于实体名单,未核实名单的限制没有这么严格,向UVL名单所列的采购商、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出口、再出口或转让美国原产物项时,不得享受任何许可例外,且必须出具“UVL声明”。美国的未经核实清单主要是针对BIS无法在其先前交易中确认物品最终用途的当事方。

药明生物微信公众号也及时发布声明并且召开了电话会议澄清,这个名单针对的问题是,药明生物从美国采购的上游设备须合规自用,不能转售,这并不影响药明生物本身的业务开展。作为上游的纳微科技、东富龙、楚天科技、森松国际这些标的是涨的,逻辑就是如果美国对上游设备出口收紧,上游设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本质上还是市场整体疲软,CXO行业整体趋势向下,投资者情绪相对悲观。盘前突发利空,市场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反馈,放大了恐慌情绪,导致相关个股开盘大跌,进而导致基金重仓股之间风险传导形成的流动性挤兑.

附药明电话会纪要:

1、UVL主要是美国的出口管制:药明生物从美国进口生物反应器框架和少数超滤膜包,是出口管制的,过去十年都要美国商务部批准。商务部要核查用途,是否自用,有无转卖。这个清单和实体清单完全不一样。

2、后续有两种途径解决:一个是自己承诺全部是自己用的,没有转售;第二个就是等他们来检查。公司在和美国商务部一直在谈,2019年就要来检查的,因为疫情导致没法到现场来检查,所以才列了这个清单。

3、只是针对反应器的框架和控制器还有少数超滤膜包,别的材料不受影响。只是对无锡和上海公司,上海和无锡公司产线已经建成了,都不用买生物反应器和滤器,不受影响,这个事件对公司来说不算是惊吓。

4、在上游的供应商的选择调整方面战略调整方面,2021年已经开始了,全球会找两个半供应商,美国+欧洲+中国(半个)。反应器和过滤器是用的4家的,在业务层面是已经在规避这些风险。

5、原则上商务部要查每一家公司,但是因为药明生物的量比别家的大,所以被列入了。药明生物是合法合规的公司,转卖没有任何益处

6、备货情况?国产供应商的可替代性如何?

反应器硬件(holder+controller)是个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建新厂的时候买的,2-3年之内国内供应商没问题。

其他子公司新产能建设没影响,不在清单中。

超滤膜包库存有6个月的存货,有4家供应商。

7、UVL清单的去除很简单,只需要对方来一次现场核查就行。查就是查你当时买了哪些设备,在不在这个地方。

8、目前药明大多数产能建设基本已经完成,新建产能占比不大,两个被列入清单的子公司短期(一到两年内)对固定投入的设备需求不大。

9、其他子公司没有影响,历史上也没有上海和无锡子公司买生物反应器给其他子公司用的情况。(美国也主要查这个购买出口管制的设备,要符合申报时候的最终用途,追踪到点)

10、2019年59家公司是加入UVL,之后8家公司被拿出清单,原因还不清楚,美国律师团在准备资料,明天跟美国商务部谈判。

11、Q:国外的客户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包括客户对这个事情的看法?A:去年就沟通过,客户并不关心政治,主要关心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别的CDMO也都认为客户不太关心政治因素。

12、两个硬件的国产替代情况:反应器架子半年到一年能出来,膜包一到两年。

13、Q:去年FDA来公司审查过,为什么商务部来不了?A:FDA是北京的团队来的

14、极端情况下,就买欧洲的或者日本的和国内的设备,其实没有太大影响。目前反应器架子和膜包采购,美国占比一半,欧洲占比一半,成本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