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預期已經觸底,週期仍在修復

格隆匯 07-19 08:1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 作者:楊帆 劉春彤 鄭辰

“圍爐談策”系列報吿以PEST框架(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為全球投資人展現中國政策全景圖。展望7月政治局會議,由於全年較為謹慎的經濟增長目標和“大病之後不宜大補”的固本培元思路,使得強政策刺激、強經濟復甦的概率不高,逆週期政策雖然不會缺席,卻很難大超預期。後續建議關注一個風險、一個拐點和一個分化:1)當前中美關係止跌企穩,但長期博弈態勢並未改變,而全球超級大選年帶來的不確定性或將在四季度開始持續放大;2)中國正逐步進入疫後經濟復甦的第二階段,即資產負債表修復階段,並有望於明年進入第三階段,即資產負債表常態化擴張階段,需要持續追蹤高頻經濟數據,期待週期拐點後的內需持續恢復;3)高質量發展下產業景氣度分化顯著,政策明確鼓勵、業績持續驗證、技術有望取得突破的產業將是最佳的投資方向。


當前政策預期處於谷底,逆週期政策不會缺席但很難大超市場預期。

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逆週期政策有望繼續出台,但市場已逐漸凝聚了超預期強刺激概率較低的共識。經過3月中旬後一個季度的大興調研之風,一批政策措施正在研究推出。6月16日國常會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台、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將成為重要觀測窗口,一方面會議對宏觀形勢研判的表述和下半年政策基調變化值得關注,另一方面建議關注會議前後政府是否還會在降息、新能源車和充電樁支持、家居消費刺激後出台更多政策。

我們預計:1)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使用急迫性上升,規模或超1萬億元以支持固定資產投資;2)房住不炒框架下,防範地產系統性風險的政策或為主要抓手,特別是融資端預計將加大支持力度,但北上等核心一線城市很難出台取消限購限貸等政策;3)6月20日王滬寧出席“恢復和擴大消費”調研協商座談會,我們認為後續各地政府可能根據自身財政情況出台專項補貼等,但全國統籌的大範圍消費券政策出台概率較低;4)預計更多穩就業和社會救助政策將盡快出台。

此外,部分產業政策有望成為後續亮點:1)硬科技方面,年底前或將針對性地推出硬科技領域的產業政策,例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先進製造、工業母機等;2)數字經濟方面,數據要素、數字基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公共服務與國際合作將是未來發力的重點;3)綠色發展方面,7月7日生態環境部就《温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徵求意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穩步推進,可以關注CCER重啟、綠證制度優化、碳市場擴容以及電改相關政策。


中國經濟的資產負債表修復特徵逐漸顯著,預計分化還將持續,建議更多關注景氣度高的產業。

疫情之後的復甦可分為:社會秩序常態化階段;資產負債表修復階段;資產負債表常態化擴張階段。有效需求不足是當下經濟運行痛點,宏觀經濟的回暖向居民就業和收入狀況的傳導、向企業業績和社會預期的傳導目前仍有一定的阻礙。一方面,政策層已經充分認知到市場信心的穩定對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二十大後通過兩會、博鰲論壇、夏季達沃斯峯會等場合不斷傳遞積極信號,近期李強總理召開平台企業座談會、發改委召開民企座談會、商務部組織外資企業圓桌會、浙江省印發《關於促進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均是中央政策的深入落實,部委和地方加快了行動步伐。另一方面,當前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逐漸變多,經濟企穩的態勢也愈發明顯,綜合各類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工業生產和消費或迎來景氣向上的拐點,製造業投資與基建投資有望穩住陣腳,出口和地產投資則需靜待更多的積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關係雖然當前止跌企穩,但美方對我的產業博弈、技術限制等仍未收斂,疊加“超級大選年”到來,地緣不確定性仍是市場關注的重要風險點。

在布林肯訪華、耶倫訪華後,中美新一輪接觸成功重啟。美國財政部聲明中,其提及今年4月耶倫在霍普金斯大學演講中闡述的“指導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關係的三項原則”,即尋求確保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利益;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為美國勞動者和企業擴大經濟機會;尋求在氣候變化和債務困擾等緊迫的全球挑戰方面同中國進行合作。“三大原則”與拜登政府整體、一貫的對華政策一致,預計兩國關係很難通過美國內閣成員訪華出現根本性調整,美國仍然以產業競爭、技術封鎖、亞太軍事和政治“小圈子”、民主人權輿論戰等形式繼續遏制中國發展。但是,兩國通過接觸加深瞭解、交換看法,進行坦率溝通還是必要環節。建議繼續關注後續美國、印度、俄羅斯的大選進程,以及其對華政策的表態更新。


下半年有諸多會議節點需要關注:

1)7月底政治局會議。該會議將研討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並對下半年宏觀政策進行部署。

2)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峯會將在南非舉行。金磚國家擴員話題將列入領導人會晤議程。

3)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有望於年內召開。

4)預計10月將召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該會議將是改革開放的新起點,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長期改革思路。

5)美國是2023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的主辦國。預計在四季度舉辦的APEC會議上,中美領導人有望舉行會晤。

6)12月中央經濟會議預計將如期召開。

7)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預計將擇時召開,該會議或對地產、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領域進行政策定調。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國內政策出台不及預期;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超預期。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3年7月18日發佈的《圍爐談策系列報吿之六一預期已經觸底,週期仍在修復》;報吿分析師:楊帆 劉春彤 鄭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