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市场资讯资讯详情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的情绪和结构?

格隆汇 06-13 07:22

本文来自:修炼投资的水晶球,作者:张文宇

一、5月社融反弹,稳用格局初现

5月社融数据反弹企稳,带来短期市场情绪升高。5月社融规模显著回升,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贡献为主要增量。5月新增社融2.8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进而带动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0.5%。总体来看,4月的社融数据较差,是受到政府债发行暂缓和国内疫情爆发的双重冲击,而进入5月两方面因素均有明显改善,带动整体社融数据明显回暖,进一步修复市场情绪。在专项债前置发力的背景下, 5月社融数据企稳回升,这种信贷数据的回暖或支撑A股市场偏暖情绪延续。

反弹而非反转,扰动因素仍未消除。本轮反弹已持续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进一步修复市场信心,但市场关注的重点或将从前期的刺激政策和疫情拐点,转为更加重视中期基本面趋势是否改善,这或是成为影响后续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短期来看:稳增长政策细则密集落地,5月社融数据超预期,科创板解禁高峰等多重利好进一步呵护投资者信心,但同时下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或持续鹰派,外围市场相对承压,加息缩表或制约成长股估值;以及国内疫情反复,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等,这些影响市场的扰动因素仍然存在,使得目前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

二、市场情绪迎来高点,结构演绎或偏向基本面

市场情绪持续升温,各大宽基指数普涨,延续强势反弹趋势。本周在5月社融数据反弹企稳,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等利好下,市场情绪持续升温,上证综指上涨2.80%,创业板指收涨4.00%,红利指数收涨2.59%。从大类行业表现来看,市场整体普涨,能源,材料及金融领涨;活跃度方面,材料、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换手率回升相对明显,可选消费、日常消费换手率有所回落。从风格表现来看,成长风格的反弹持续,以创50、科创50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呈震荡上行趋势;价值风格企稳蓄力,后续或有所表现。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领涨,家电、轻工制造领跌。活跃度方面,煤炭、基础化工行业换手率明显上升,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换手率有所下滑。

短期市场情绪已至高点,中期基本面修复存在不确定性,或仍待验证。当前市场反弹主要基于5月社融数据向好,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专项债前置等利好刺激带来的市场情绪高点以及风险偏好的提升。但考虑到全球流动性收紧,海外需求预期放缓,同时复工复产,稳增长政策落地可能受制于疫情扰动,这些因素或限制反弹弹性,中期基本面修复存在不确定性,或仍待验证。我们建议等待7、8月中报发布后,关注高景气方向进行布局。我们认为,在反弹或已进入中后期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重点或从前期的疫情拐点、复工复产预期及政策暖风,转向更加关注市场流动性及基本面问题能否企稳。

三、投资建议

整体来看,在反弹或已进入中后期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重点或从前期的疫情拐点、复工复产预期及政策暖风,转向更加关注市场流动性及基本面问题能否企稳。我们认为:6月市场波动或将显著放大,节奏上或呈现先抑后扬。6月市场在“现实”逐步兑现,疫情反复扰动与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科创板解禁节奏的变化等因素下,市场波动或显著放大。

就投资策略而言,当前投资组合仍应立足防御。市场关注的主线或聚焦于稳增长利好的相关板块、疫后修复等相关的板块,我们建议,反弹配置方向切换至基本面表现稳健有韧性的基建、能化板块;同时,中期PPI向CPI传导的涨价逻辑不变,疫后消费进入阶段性回补;而对于成长股,更建议向国内流动性敏感的中小市值方向进行切换,宜等待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后,再逢低布局。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全球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国内Omicron疫情超预期爆发,研究报吿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报吿正文

本周,5月进出口、社融、物价数据陆续公布:出口增速大幅增长,社融和信贷规模回升,通胀表现温和,本周市场延续反弹,上游煤炭、有色、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涨幅靠前。近期稳增长政策进入明显加力阶段;叠加本轮全国疫情进入收官阶段,上海复工复产及经济重振方案有序进行,市场疫后修复预期进一步提高市场投资者信心。上周我们在《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中小市值轮动反复演绎》中提到“反弹仍在延续,结构或迎来变化,成长股率先完成超跌修复,价值风格企稳蓄力”。那么在当前时点,市场对经济数据、基本面企稳会作何解读,市场情绪及结构会如何演绎?


5月社融反弹,稳用格局初现


5月社融数据反弹企稳,带来短期市场情绪升高。5月社融规模显著回升,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贡献为主要增量。5月新增社融2.8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进而带动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0.5%。总体来看,4月的社融数据较差,是受到政府债发行暂缓和国内疫情爆发的双重冲击,而进入5月两方面因素均有明显改善,带动整体社融数据明显回暖,进一步修复市场情绪。

同时,央行货币信贷形式分析会聚焦加大实体企业信贷支持,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释放稳经济措施或加速落地信号,政策层面明显偏暖,进一步呵护市场投资者信心。我们认为,从本次会议表态来看,稳经济措施或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叠加复工复产进程逐渐推进,政策的密集且持续落地或将使市场的信心不断恢复。但从具体措施来看,政策基调延续了4月政治局会议以来的“有定力的宽松”,专项债的提前发力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根据财政部2022年6月底之前将完成专项债的据大部分发行的要求,2022年专项债发行速度及节奏会明显快于过去两年。我们认为,在专项债前置发力的背景下, 5月社融数据企稳回升,这种信贷数据的回暖或支撑A股市场偏暖情绪延续。

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扰动因素仍未消除。正如我们在6月5日报吿《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中小市值轮动反复演绎》中提及的,本轮反弹或已进入中后期,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进一步修复市场信心,但市场关注的重点或将从前期的刺激政策和疫情拐点,转为更加重视中期基本面趋势是否改善,这或是成为影响后续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短期来看:稳增长政策细则密集落地,5月社融数据超预期,科创板解禁高峰等多重利好进一步呵护投资者信心,但同时下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或持续鹰派,外围市场相对承压,加息缩表或制约成长股估值,以及国内疫情反复,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等,这些影响市场的扰动因素仍然存在,使得目前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

美联储加息缩表或持续超预期,成长股估值或仍受制约。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8.6%,创下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6%,亦高于预期。目前通胀居高难下,美联储的当务之急仍是通过维持鹰派政策立场强化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地缘动荡长期化推升通胀后,美联储鹰派或将更加鹰派。在美股、美国经济、通胀出现大幅下滑前,美联储鹰派表述大概率将持续超预期。因此,我们认为下周召开的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持续鹰派,激进加息缩表预期强化,美债收益率或持续上行,对成长股的估值亦或受到制约。

疫情扰动仍在反复,复工复产不及预期。本轮的疫情爆发对经济生产造成负向冲击不可置否,疫情动态或已成为经济及A股市场重要扰动因素。近期,在常态化核酸检测推行后,全国疫情得到明显改善,但北京、上海疫情扰动仍在反复,对A股市场的影响难言消退。同时,企业复工复产疫情责任书降低了部分企业主复产的热情,叠加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影响,返乡者增多,这也增加了企业复工“招人难”的问题。故造成复工复产或难一蹴而就,低于市场预期,整体或呈一定的“曲折向上”的特征。


市场情绪迎来高点,结构演绎或偏向基本面


市场情绪持续升温,各大宽基指数普涨,延续强势反弹趋势。本周在5月社融数据反弹企稳,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等利好下,市场情绪持续升温,上证综指上涨2.80%,创业板指收涨4.00%,红利指数收涨2.59%。从大类行业表现来看,市场整体普涨,能源,材料及金融领涨;活跃度方面,材料、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换手率回升相对明显,可选消费、日常消费换手率有所回落。从风格表现来看,成长风格的反弹持续,以创50、科创50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呈震荡上行趋势;价值风格企稳蓄力,后续或有所表现。

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领涨,家电、轻工制造领跌。活跃度方面,煤炭、基础化工行业换手率明显上升,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换手率有所下滑。

煤炭:全球能源短缺与国内疫情修复持续共振,煤炭供给高位回落,需求持续上行。煤炭价格稳中有升,基本面持续强势确保行业高景气度。

有色金属:锂矿行业延续高景气行情,相关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下游持续回暖,锂盐产品量价齐升,行业指数强势上行。

石油石化:今年以来,地缘动荡常态化造成全球原油边际供应大幅减少,原油价格持续高位,高油价推动行业景气上行。

回顾本轮反弹,成长股率先完成超跌修复。本轮的反弹主要是本轮全国疫情逐渐缓解、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高景气的板块表现相对占优。比如,新能源,光伏、风电以及汽车相关的成长板块表现明显好于价值板块,从市场成交量能来看,沪深两市成交额一直维持8000亿元左右,反弹力度较大的板块多为此前超跌板块,这种行情的表现可以归咎于政策暖风和疫情拐点带来的流动性政策及市场情绪及风险偏好上的修复。

短期市场情绪已至高点,中期基本面修复存在不确定性,或仍待验证。当前市场反弹主要基于5月社融数据向好,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专项债前置等利好刺激带来的市场情绪高点以及风险偏好的提升。但考虑到全球流动性收紧,海外需求预期放缓,同时复工复产,稳增长政策落地可能受制于疫情扰动,这些因素或限制反弹弹性,中期基本面修复存在不确定性,或仍待验证。我们建议等待7、8月中报发布后,关注高景气方向进行布局。我们认为,在反弹或已进入中后期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重点或从前期的疫情拐点、复工复产预期及政策暖风,转向更加关注市场流动性及基本面问题能否企稳。


投资建议


整体来看,在反弹或已进入中后期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重点或从前期的疫情拐点、复工复产预期及政策暖风,转向更加关注市场流动性及基本面问题能否企稳。我们认为:6月市场波动或将显著放大,节奏上或呈现先抑后扬。6月市场在“现实”逐步兑现,疫情反复扰动与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科创板解禁节奏的变化等因素下,市场波动或显著放大。

就投资策略而言,当前投资组合仍应立足防御。市场关注的主线或聚焦于稳增长利好的相关板块、疫后修复等相关的板块,我们建议,反弹配置方向切换至基本面表现稳健有韧性的基建、能化板块;同时,中期PPI向CPI传导的涨价逻辑不变,疫后消费进入阶段性回补;而对于成长股,更建议向国内流动性敏感的中小市值方向进行切换,宜等待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后,再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