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Market News

Market News

HomeMarket NewsDetails

十大券商策略:最穩妥入場在10月,11月有望見到全球流動性拐點

格隆匯 09-26 08:54

過去一週,A股市場繼續震盪回落,滬指跌1.22%,深成指跌2.27%,創業板跌2.68%。週末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包括: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銀保監會最新表述透露重要信號;央行報告稱將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產流動性,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工信部稱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強行業統籌規劃,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另據統計,除去上市新股,國慶節前最後一週(9月26日至30日),A股市場將有80家上市公司迎來限售股解禁。以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合計達到1496.97億元。

後市市場將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彙總。

1. 中信策略:最穩妥入場在10月

中信證券認爲,宏觀因素壓制市場情緒,調倉擁擠放大市場波動,估值低位增強市場韌性,市場成交、私募倉位、股債估值等左側信號已經初步顯現;與此同時,歐美快速加息和經濟衰退的陰霾難散,國內政策仍處於觀察期,右側時機仍需等待,最穩妥的入場時機預計在10月份。

建議關注:①成長製造領域重點關注此前持續調整、明年有估值切換空間的半導體和軍工當中白馬龍頭,以及標籤屬性較弱、估值性價比仍較高的化工新材料。②醫藥行業重點關注具備較高性價比的中藥,以及充分消化估值和對政策擔憂的醫療器械。③冷門行業重點關注優質地產開發商、養殖產業鏈、電力、油運和油氣機械等。此外,在外部科技領域制裁不斷加劇的環境下,關注芯片、信創等自主可控領域的配置機會。

2. 中金策略:A股短期情緒偏弱 中線不悲觀

中金策略提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受內外部環境階段性影響較大,導致投資者暫時風險偏好較低,但中國市場空間大、韌性足、政策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特徵未變。並考慮:1)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重新具備吸引力(滬深300指數股權風險溢價重新回到歷史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附近,接近2019年初、2020年3月、今年4月底的A股階段性底部時期位置);2)成交持續縮量,按自由流通市值測算的換手率指標重新降至2%以下;3)強勢板塊及強勢股近期出現補跌現象。中金認爲目前在估值、資金、行爲方面逐步提示市場已經處於歷史偏低位置,由“守”轉“攻”的時機則需要重點關注政策信號以及基本面信號。

3. 國君策略:枕戈待旦,不急於抄底

9月以來A股、人民幣匯率、港股等多個國內資產價格劇烈波動,並跌破關鍵位置。存款利率的調降以及潛在的降息空間也並未能夠提振疲弱的市場,股票投資者對於政策“擠牙膏”式的放鬆已經有充分的認識,但是地產“金九銀十”的疲弱、防控的嚴格、快速降溫的出口以及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均預示着宏觀風險預期的上升,“弱經濟現實、弱政策預期”所帶來的經濟預期下修與風險偏好下降正在成爲當下核心的定價矛盾,A股市場進入減量博弈。

但事件衝擊只是股價波動的表象,市場疲弱的背後是在逆全球化與大國競爭博弈的趨勢變化之下“安全”的需求被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這意味着總量政策供給的彈性變弱以及博弈經濟政策與經濟恢復動能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儘管大部分股票估值已經進入歷史的低位區間,但是當前市場對複雜環境下的風險定價卻並不充分,股權風險溢價要低於22年4月、2018年9-11月、2012-2014。在政策、需求以及地緣風險的路徑尚處於不確定的狀態,股票策略不急於抄底,枕戈待旦。

4. 海通策略:目前A股估值和風險溢價已接近4月底

海通證券策略認爲,總結A股曾經的二次探底,可以發現該歷程往往發生在熊市剛結束、牛市還在孕育的轉折點,因此該階段的市場走勢也偏糾結。但歷史經驗表明,在A股指數二次探底的過程中,無論是從股指的點位、估值還是風險溢價角度看,前期形成的底部區域實際已較爲紮實,二次探底並不會明顯突破前期低點。目前A股估值和風險溢價已接近4月底,基本面指標比當時好,底部區域有效,企穩回升看保交樓等穩增長措施落地。

5. 國海策略:當前情緒是否已到冰點?

整體而言,當前A股整體情緒已降至2021年以來的低點,改善的契機一方面來自於外部壓制因素的緩釋,如美元指數結束快速上行;另一方面也需要信心的修復,可以從上市公司行爲和輿情環境兩方面觀測,維持磨底過程價值板塊階段性佔優的判斷。

當前全A估值水平已回落至近5年來低位,市場配置價值在逐步顯現。短期在風險偏好低迷環境下,市場仍將處於風格再平衡過程,具備防禦屬性的價值板塊階段性佔優,包括地產竣工後周期行業,以及地產優質龍頭股和銀行等。中長期來看,在經濟結構調整,“破舊立新”的大背景下,中小成長在回調後是佈局的機會,關注新能源產業與硬核科技、自主可控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6. 華西策略:A股何時企穩反彈?

華西證券表示,市場持續下跌後風險已大部分釋放,耐心靜待A指企穩。近期外圍因素擾動仍對全球風險偏好產生擾動,且臨近國慶假期,出於對長假期間海外風險因素的擔憂,資金避險情緒階段性提升。但短期調整後,A股安全邊際較足,主要指數估值距離年內低點已比較接近。當下無需過於悲觀,國內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境對A股形成有利支撐,若長假期間海外未出現實質利空,節後市場風險偏好或迎修復。A股將繼續呈現“指數向上有天花板,向下有支撐位”的特徵。

配置上均衡爲主,聚焦“3”條配置主線+“1”主題。1)受益於“因城施策”政策持續放鬆的:地產等;2)新能源板塊細分高景氣度領域,如儲能、風、光等;3)後續疫情防控將進一步優化,估值存在修復的板塊,如:白酒等。主題方面,推薦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等。

7. 西部策略:11月有望見到全球流動性拐點

西部證券認爲,市場正在迎來最艱難的時刻,11月中旬有望迎來大級別底部。當前信用環境趨於回落,國內疫情散點式反覆,外需疲軟出口趨弱,整體經濟修復依然存在較大壓力。同時隨着海外加息預期再度升溫,美元指數進一步走強,人民幣匯率再次面臨壓力,短期波動率仍將維持高位。中期來看我們並不悲觀,市場大級別底部已經越來越近,今年市場調整的低點有望在11月中下旬出現。

從配置角度來看,大盤股的配置價值正在逐步凸顯,市場整體風格將回歸龍頭,隨着出口數據走弱,外需佔比較高的中小盤個股的業績壓力或將進一步顯現。短期來看,隨着重要會議窗口期臨近,資源與信息安全仍將是市場關注核心,重點關注火電、農業和信創產業;另外一方面,關注受益於“歐洲替代”的維生素、化肥農藥、鈦白粉等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以及有望受益於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家電,輕工,電子,通信等行業。從中期來看,通脹依然是全年最重要的投資主線,持續關注受益於通脹上行的農業,業績穩健的食品飲料,家電和醫藥等消費行業龍頭,以及虛擬現實,遊戲等泛消費概念。

8. 民生策略:風雨欲來,擁抱“反脆弱”

當下風險資產可能面對流動性衝擊的調整,投資者從短期角度縱然可以選擇迴避。但既然通脹無處可逃,現金也並非安全資產,我們在波動中選擇和未來更重要的資產站在一起,其中包括能源(煤炭、油)、基本金屬(鋁、銅、鋅)、運輸(油運、幹散運)、能源轉換的電力以及貨幣“湮滅”下的黃金。同時,資源的爭奪和“精神消費”興起是這一時期的歷史特徵,我們看好國防軍工、信創和元宇宙。中短期看,佔優策略仍然是看好中國經濟預期的修復,推薦:房地產、白酒、銀行。

9. 中信建投:國慶後一週季節效應上一般走強,綜合評估後續應積極佈局

中信建投證券認爲,從市場歷史規律來看,國慶後一週季節效應上一般走強,從2005至今各A股主要指數節後上漲勝率最高爲創業板指91.7%,最低爲上證50與中證1000,勝率爲70.6%,平均勝率很高。綜合考慮本輪市場調整週期、幅度與當前估值,和10月重要會議對風險偏好的影響,後續應該積極把握佈局機會爲主。

10. 廣發策略:A股下行風險有限 價值風格整體佔優

近期“強勢股補跌”佐證市場已進入悲觀情緒出清後半程,當前與1-4月的“慎思篤行”形似而神不似,故維持A股沒有大幅下行風險的判斷。繼續利用波動平衡價值與成長:1. 賠率較優且勝率在改善的價值(地產龍頭/煤炭);2. 中報景氣企穩及PPI-CPI傳導受益(家電/食品飲料);3. 成長板塊以“盈利-久期收縮”框架衡量行業當下的股價對於未來業績的透支程度已消化的細分方向(光伏組件龍頭/風電/傳媒)。